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且有补虚劳、益脾胃之功效,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食。但是,由于鳜鱼有吞食活鱼虾的习性,在天然水域增养殖中被作为凶猛性敌害鱼类加以清除限制,使其天然资源逐年减少。现将鳜鱼的养殖前景,及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鳜鱼的养殖前景如何?
鳜鱼的养殖前景是很广阔的,每天就广州一个地区的鳜鱼需求量就可达三十万斤,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了,而我国有那么多的地区,按这样算下来鳜鱼每天的需求量至少是成百上千万吨,而一年下来基本上可达几百亿吨,但鳜鱼每年的总产量都只有三百亿吨左右,就单单看这些数据也就可以的出一个结论,至少在近几年内养殖鳜鱼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据广州市有关的养殖户说明,他在鳜鱼养殖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十来年了,他对鳜鱼的市场行情非常的了解,现在鳜鱼的市场需求量巨大,而近两年鳜鱼的而市场那个价格也有了明显的上涨,至少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涨了将近十块钱每斤左右,也就是现在鳜鱼在市场上的价格基本上是在三十五到四十块钱一斤,有时因为产量不够,最高价格都能卖到五十块钱一斤,所以市场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在此之前由于大家的经济情况以及消费水平都不高,所以对鳜鱼这类鱼的需求也就比较少,大家为了生活更加倾向与草鱼、鲢鱼等普通的鱼肉,但现在经济收入增加,也就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就更追求生活的质量,而鳜鱼这类营养价值更高、肉质更好的鱼类自然也就成了大家最大的需求。其次就是原本小面积养殖业慢慢的扩大,并且还研究出了成活率更高的品种,养殖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目前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鳜鱼怎么养效益高?
现将鳜鱼集约化高效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常见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从各地养殖的结果来看,翘嘴鳜比大眼鳜、斑鳜生长速度快4—8倍。因此,必须选择口裂超过眼脚位,体表灰黄、肚皮黄白色,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褐色条纹,在背鳍的第6—7根刺的下方有一较高的暗棕色垂直带纹的翘嘴鳜作为主养品种。
2、 池塘准备。鳜鱼池宜小型化,一般667—2O00m2,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淤泥少,新挖池,沙质底的池塘最理想。池塘深度1.5—2m,建造特别的排灌设施,进水口高于池塘的出水口,两处安装过滤网栏,并有启关闸门,以利更换水体、起捕鳜鱼及防止逃鱼。鳜鱼苗人池前,要清搪除野杂鱼,可用漂白粉20g/m3或生石灰120—150kg/667 m2。清塘10天后,药性一般消失,拿桶或盆盛池水,试放几尾鱼,放置24小时,若无异常,即可放养,如有异常,需延迟几天再放养。
3、 放养模式。一是3月上、中旬放养鳜春片,规格50—150g/尾,每667m2投放500—700尾,春节前后可出产规格0.5—0.75kg/尾的商品鱼250—300kg。二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鳜色夏花每667 m2200—1500尾,冬季可收获规格0.3—0.45kg/尾的商品鳜150—200kg。同时,每967 m2故0.5—1kg抱卵青虾,既补充鳜鱼良好的饵料仔虾,又有效调节改良水质,年底能收获10kg多的成虾,增加池塘产值。
4、 饵料投喂。培育和收集适口饵料鱼及鱼苗。鲢、鳙、鳊、鲤、鲫、草鱼和一些野杂鱼一般在4月性成熟,即可繁殖。可选用1334—2O00 m2鱼池,每667 m2放养饵料鱼亲鱼30—40kg,雌雄比为3:1。在池内挂2—3排棕片,于黎明前冲水促使亲鱼发情产卵,收集棕片鱼巢。另选池进行培育,3—4周后,可获数万尾饵料色鱼苗。基本投饵方法是:3—4月水温不断上升,鳜鱼开始摄食,及时投喂饵料鱼,数量是鳜鱼放养量的4—5倍,一次性放足,3—4个月月;用补放。7、8、9三个月,是鳜鱼生长旺季,食量大,应适时适量增加投喂饵料鱼。饵料鱼由配养池供应,投放前要拉网、过筛,以保证适宜的规格。鳜鱼吞食规格随着本身规格增长而增长,为其体长50%—6O%。增投饵可控制在5天一次,每次先投大规格的饵料鱼,后投小规格的鱼,饵料系数4.5—5。
5、 日常管理。鳜鱼池的良好水质条件是溶氧>5mg/L,PH值7—8,透明度50—60cm,氨氮<0.025mg/L。水质管理是勤换水,在放养初期,每2周注水一次,使水位逐渐提高到1.5m;在夏季,每周要冲2—3次水,隔2周再换水一次。如池水混浊,可用明矾或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澄清水质。由于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旦池中缺氧往往易浮头,因此在旺食旺长的季节,天气闷热下雷阵雨的傍晚,应加强值班,勤巡塘,一旦发现仔虾向池边集中,必须立即开动增氧机,亦可提前采取措施,以防不测,造成缺氧浮头死亡,这是养成大规格,获得高产的关键。此外,要定期检查鳜鱼长势情况,若发现饵料不足或不适口影响生长时,应适当补充适口饵料鱼。
6、 鱼病防治。鳜鱼食性特殊,发病后内服治疗效果差,所以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放养的鳜鱼种不要受伤,要用2%—3%食盐水消毒鱼体10分钟,预防鱼病。对饵料鱼也要严格把关,患病的饵料鱼不得投喂,以免带入其它病原菌。5—9月鱼类发病旺季,要把漂白粉、孔雀石绿等药物,定期挂篓或挂袋,同时进行食场消毒。鳜鱼在体长10cm以前易患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烂鳃等疾病,可用0.7g/m3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池塘内应投放部分水花生、水葫芦供鳜鱼休息,创造适宜生态环境。
鳜鱼养殖常见误区 注意避免!
1、水质调控。在自然条件下,鳜鱼喜欢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且水质洁净清新的江河、湖泊、水库中,因而一般养殖户会错认为鳜鱼养殖池塘水质越清,透明度越大越好,所以为了保持精养鳜鱼池塘水质清新而长期不施肥。殊不知,鳜鱼以活饵为食,一旦高密度养殖后,饵料鱼及鳜鱼代谢产物增多,清瘦水体内浮游生物量相对较小,初级生产力不高,溶解氧不足,物质及能量循环不畅,不能及时将残饵、粪便转化成被藻类利用的营养盐,使得代谢产物不断累积,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危害鳜鱼健康。
2、苗种培育。据养殖户反应,市场上大部分鳜鱼苗种来自广东地区,笔者走访市场发现2.5cm以上鳜鱼苗种培育过程中易患车轮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疾病,而广东地区鳜鱼苗场多采用“福尔马林”等强刺激性药物进行防治,加重了苗种应激,加大了患病毒病的机率。
3、用药禁忌。鳜鱼对绝大多数常规药物都较敏感,特别是有机磷类杀虫药,重金属盐类以及卤素类化学消毒剂,但许多养殖户由于受习惯或长期被一些教科书上沿用的防治方法进行误导,在鳜鱼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频繁过量的使用强刺激性的药物,如硫酸铜、敌百虫、漂白粉、强氯精等。这些药物有较强的腐蚀和毒性作用,在杀虫杀菌的同时,引起鳜鱼鳃组织发炎,影响鳜鱼的正常呼吸,破坏鳜鱼体表黏液保护层,从而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打开方便之门,而如果在鳜鱼苗种期使用,易引起鱼类畸形。
4、放养密度。目前,两湖、江浙、广东地区鳜鱼养殖多采用池塘单养的方式,有些养殖户了为提高经济效益,往往采取高密度养殖,那么相应存塘饵料鱼的密度增加,养殖池塘负荷加大,代谢产物增多,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大量有害物质累积,耗氧物质增多,导致池塘水质环境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危害鱼体健康。
@ 514193.COM 兽药招商网 豫ICP备 08004691 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