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8月16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连续下跌,一周累计下调0.4元/公斤。跌势由南向北扩大,南方地区局部地区一周跌幅甚至达到2.0元/公斤。至8月16日,外三生猪均价跌至18.1元/公斤,猪粮比跌至7.69:1,相比3月中旬,目前累计涨幅达到49.6%。
整体来看,上周南方地区猪价下跌**,从广东开始跌势逐步向北蔓延,截至目前南方部分高价地区猪价下跌0.5-1元/公斤,广东、福建等局部地区出现卖猪困难现象。相对来说北方地区震荡调整,跌幅小于南方,约下跌0.2-0.5元/公斤。
猪价下调的主要原因
此轮猪价下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7月份猪价上涨太快,涨幅有些透支。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累计上涨2.7元/公斤,涨幅达到17.9%,远超我们6月的预期。按照供需数据看,今年生猪的供应量应是处于逐渐缩减状态,而不至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供不应求的局势,反映在猪价上就应该是逐渐、缓慢、稳定上涨的过程。7月份的上涨过快、过猛,必然会透支后面某一段时间的涨势。
2、白条销售疲软,屠企在高价下销售不畅,下调采购量。7月份白条肉累计上涨10.5%,6月份月涨幅仅为7.4%。从肉价的上涨趋势来看,由于猪价的上涨给肉价也带来**提升,但是从市场反映来看,肉价提升后,销量却受到制约。白条批发商销售难度增加,甚至出现亏本销售。为应对这种情况,屠企压价意愿强烈,并主动下调了生猪的采购量。
3、养殖户压栏情况集中,特别是南方地区。压栏情况出现后,一旦局部养殖户有抛售现象,抛售会迅速带来恐慌,跌价就会扩散,屠企会顺势连续降价。
从降价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分析,猪价的下跌是有限制的,不会一直跌下去。有许多分析师猜测全国均价会跌至17元/公斤,或者更低。实际上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度是很难的,靠猜就容易多了,这一点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但在慌乱之际往往人会丧失判断的能力。上周末开始,广东、福建、湖北等几个省份的个别地区猪价已出现不同幅度的上调,这是一个好兆头,然而在消费尚未有好转的情况下,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猪价要全面扭转仍需时日。
7月集中压栏 释放后迎来猪价回升
养殖户压栏是猪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从数据上也得到充分验证。
从投票结果来看,230斤以下出栏的仅占到投票总人数的20%,一半以上的猪友,肥猪都是在230-270斤出栏,还有近20%的猪友,肥猪出栏体重在270斤以上。压栏进一步助推7月份的猪价的**上涨,但也带来了8月份猪价**下跌的悲剧。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