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猪价下跌开始于6月初,内三生猪价格从5月末的21元/公斤**点下跌至18元/公斤附近,下跌时间长达2个月,下跌幅度为15%,猪价在经历2个月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在18元/公斤大关附近出现反弹,本次猪价反弹从北方地区开始,逐步蔓延至全国。但这次猪价反弹究竟是**反弹还是昙花一现?
一、 供给市场
1、 大周期的产能恢复,2015-16年大集团不断的新建以及并购产能,虽然目前能繁母猪仍处于低位,环保政策延长了产能恢复周期,但是整体来看后备母猪充足,市场上养殖户将肉用雌猪当做后备现象较为常见。
2、 进口冲击:在目前内外价差巨大的情况下,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加上国外越来越重视中国猪肉消费市场,6月进口创下新高达到19.4万吨,1-6月进口达到了76.2万吨,下半年猪价震荡高位的情况,预计猪肉进口量高企,2016年全年进口有望达到120万吨,进口肉对猪价的冲击不断加大。
3、 猪价强势反弹,压栏惜售心理再现,猪价前几日全面翻红,在一项调查中,60%养殖户认为此次反弹较为长久,盲目乐观后市,将会导致生猪压栏惜售情况加重,对后市供应市场造成一定风险。
二、 消费市场
1、 北方贴秋膘影响,为短期刺激,刺激时间以及幅度都极其有限。
2、 另外高位抑制需求,替代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53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2473万吨,下降3.9%。”牛羊禽肉产量为1380万吨,同比增加近50万吨,上涨幅度为3.6%。可以看出2016年在猪价整体高位的情况,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猪肉消费,替代消费现象较为显著。
3、 终端消费需求目前来看无**起色,一方面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另一方面主要是食品**问题,肉类加工食品市场份额有所缩减,年初某知名肉制品加工企业爆出5亿短融劵违约新闻,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肉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现状。
受北方立秋贴秋镖消费刺激东北猪价**上涨,加上阶段供应断层影响(主要是因为年初寒潮以及疫情影响仔猪死亡率偏高导致),另外猪价持续下跌,养殖户出栏较为顺畅,大猪牛猪出栏情况比重较为良好,南方灾情一定程度上较减少了后市供应,但较为有限,更多是疫情风险激增,养殖户存在清栏需求,透支了后市供应,整体猪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
猪价整个8月中上旬将震荡走强,阶段性高点在9.5-9.7元/斤之间,但就供需情况来看没有基本改变,受大周期产能恢复影响,进口肉冲击不断加大,目前东北猪价已经企稳甚至出现小幅回落,我们认为8月下旬以及9月份猪价都存在较大风险。
本文是布瑞克公司****,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及信息来源,欢迎朋友圈分享。另: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