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的变动总是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国家民生调控的重要对象之一,10月过去了,猪价在这个月给大家顽皮了一下,人们的预期在这一个月碎了一地,猪价在这个月开启了下跌模式,目前的跌势就渐渐趋缓的迹象。人们年初预计今年的高位在10元以上,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空消息不断,猪价高位失去支撑,掉头向下,最近市场显示,破八的地区正在扩大,说明,猪价走弱在渐渐的影响着市场,那么,到了11月份,猪价的行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伴随着降温大风、降雪下雨天气为主的11月,是秋冬交替的季节,是气温多变的季节,也是猪肉消费开启冬季模式的季节,人们的预期还是有的,猪价上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猪价的筑底正在形成,反攻大势所趋,只是上攻的幅度到底有多大,我们心里是没底的?比如,一些突发性的,疾病之类的暴发,比如,国家平抑物价的措施,投放储备或是增加猪肉的进口,都会打压猪价上涨的积极性。
**,10月份猪价回顾
国庆期间因生猪市场交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均以小范围市场为主,前六天各地价格小涨,最后一天,价格下跌。节后,生猪交易市场猪价正常化,因一周左右生猪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消费依旧存在,导致市场供应略紧。
生猪市场10月行情回顾和11月行情展望
节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猪价均出现小幅上涨。进入10月中旬后,市场交易一切正常化。而原料玉米遭遇滑铁卢式的下滑,且节后非但为止,反而有所蔓延和加速,因替代关系,华北小麦也进入断崖式下跌,接着是国家下达临储玉米收储政策,收购价格下降13%,收购标准**。坚持市场化方向及和国际接轨,
导致玉米跌跌不休。饲料原料价格下跌,而目前饲料市场原本就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导致各家饲料厂竞相下调饲料价格,直接导致饲料成本下降,养殖利润增加。而10月份季节性存栏及出栏增多,且因9月份猪价持续调整,部分养殖户存在压栏行为,而进入10月中旬,东北天气逐渐变冷,辽宁锦州部分地区发生口碲疫,而上一年东北口碲疫严重,损失巨大,因此恐慌导致集中出栏,且因养殖利润历史高位,集中出栏迅速蔓延,从北到南,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猪价均出现下降态势,且部分地区跌幅较大,日跌幅达到0.2元/公斤。
由于东北及华北是玉米及小麦的产地,价格跌幅**,多地均跌破8元/斤的心理底线,价差的拉大,导致东北生猪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因调运和价格传导,南方市场也陷入弱势下跌的行情之中,且各地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走软,猪价普遍再下一个台阶。
因跌破心理底线,东北及华北地区养殖户出现抵触情绪,惜售严重,因收购困难,猪价小幅回升到8元/斤附近。进入下旬,全国猪价跌势放缓,以稳为主,小涨小跌,北方猪价普遍围绕8元/斤为轴心上下窄幅波动,南方猪价多在8.2-8.5元/斤,浙江等环保较为严格的地区猪价相对抗跌,保持在8.8元/斤。
截止到月末,供需双方观望较重,猪价上下两难,以稳定为主线,小幅震荡,猪价处调整尾声,等待需求破冰,猪价将顺势而上。
第二,影响11月行情因素分析
1、 需求好转
进入11月份,东北,西北,华北,均进入真正意义上冬季,各地气温接近零度或者低于零度,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为了抵御寒冷天气,对增加能量有**作用的肉类消费将增加,而我国目前消费仍以猪肉为主。因此,猪肉消费将受到提振。需求在北方可能会有个较大的提升。南方因受到冷空气的影响,需求也会有所提升。
2、 供应略有增加
因夏季生猪好养,仔猪成活率**,且今年自2月份以来,截止到目前,仍未发生大规模的大范围的疫情。因此,生猪存栏及出栏有所增加,从农业部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来。但因去年9-11月,生猪处下跌的通道中,部分养殖户因亏损加大,资金链断裂,出现淘汰母猪现象,导致母猪基数较小,因此,今年的11月份,生猪存栏及出栏仅小幅增加,增幅十分有限。
3、 饲料成本大体稳定
因玉米底部震荡,豆粕也是低位窄幅震荡,小麦价格也是大体稳定,导致饲料原料总体处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饲料成本也处相对稳定状态,预计难以对猪价形成较大的冲击。
4、 经济持续疲软,农产品价格均以跌为主
因全球经济仍处缓慢复苏阶段,08年金融危机余波未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了瓶颈,产业升级及结构性调整成为经济主脉。国内经济处新旧转换阶段,发展速度**放缓,以追求速度转为追求质量。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严重过剩,农产品因连年丰收,供过于求,也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中下阶层人民收入,而这部分人是猪肉消费主体,因此,尽管需求旺季到来,消费可能并不乐观,要低于往年,也低于预期。
第三,11月行情展望
供应小幅增加,需求旺季到来,对猪价提振,预计猪价上涨的概率较大,但消费可能低于往年及低于预期,对猪肉价格打压,预计猪价小幅上涨的概率较大。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