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需求依旧疲软,节日提振有限,供应季节性增加,猪价稳中偏弱。但四月份后仔猪价格涨速加快,意味着后期生猪出栏成本上升,对猪价支持,预计一段时期内,猪价平稳的概率较大,短期阶段性底部出现,一段时期内维持底部震荡行情,等待需求好转,供需失衡后,猪价再续涨势。
未来随着猪价的过度下跌以及抛售的结束,猪价出现止跌的地区开始增多,部分地区出现回涨态势。不过目前养殖户与屠宰企业的博弈还是暗流涌动。今年养殖户利润高位,对价格接受度较高,出栏积极性较高。但是屠宰企业业绩下降,出现亏损,可以说压价将是他们不会停止的动作。如果不是因为今年猪少,供应方并不会占到多大便宜。后市生猪行情依旧会保持上涨态势,但是季节性供应增加遭遇需求回暖缓慢,因此猪价涨势不大。而成本方不对猪价形成助力,在现有经济运行下,养殖利润已经处于高位。后市供需博弈将继续,猪价震荡态势不变。
9月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呈现出震荡回落的行情。与8月份的走势不同,9月份北方生猪及猪肉价格经过8月下旬的下跌已经企稳,而南方则在北方的带领下出现补跌行情。农业部、商务部监测的猪业数据也显示,最近两周白条猪出厂价从23.83元/公斤下降至23.77元/公斤,降幅0.25%;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3.96元/公斤,环比下跌0.75%。
也就是说,随着双节,并没有带领肉价进入新一轮**上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9月后,近期因猪价加速下跌,养殖户惜售心态缓解,出栏积极性较高,加之天气转凉,部分地区口蹄疫及五号病突出,生猪出栏加速,有抛售现象。这其实与近年出现的畜禽产品逢节必跌的趋势基本吻合。
不过从10月下旬开始,供求平衡的局面有望被逐渐增加的消费所打破,因此自年底期间,猪价有望出现较长时间的小涨行情,并伴有阶段性高点的出现。不过长远预计随着供应量进一步扩大,猪价将开始逐步理性回归,行情将平稳发展。
目前猪肉终端消费市场疲软,难以拉动猪价上涨,大部分地区猪价呈现稳中小降态势。目前屠宰企业备货基本结束,生猪销售量有下降,压价意向基本不变,但是对于已经跌至8元价位的行情养殖户已经有了抵触情绪。但是整体生猪存栏偏紧的事实依旧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因此养殖户反转的概率很大,猪价基本上不会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目前屠宰企业压价的行为将会继续打压猪价,而养殖户由于出栏意愿较高暂时处于不利位置,供应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双方博弈之下,短期内猪价在底部微幅涨跌的调整将持续。建议养殖户理性调整存栏结构,有计划的分批出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为后市的上涨行情打好基础。
接下来生猪市场的背景是生猪存栏量缓慢增长以及整体经济继续下行,并且还会受到储备肉以及疫情发散等的影响。从目前的供需形势来看,需求端依旧未表现出**的提升现象,因此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还未改变,屠宰企业依旧会利用这一点继续实施压价策略,因此短期来看,猪价依旧会呈现下跌盘整的态势。
国庆期间生猪价格依旧难以有**的回暖现象,主要是短期内供应增加、需求清淡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因此双节期间,生猪价格难有**上涨态势。目前北方市场猪价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低迷态势再度展开,南北生猪价格再度出现了小幅下降的态势。中秋之前北方屠宰场屠宰量有小幅的提升,节后,屠宰企业的动态比较一致,再次呈现观望和继续压价的态势。虽然目前养殖户有担忧疫情和及时回笼资金的想法,但是目前各地生猪出栏量与出栏体重变化均不大不大,供需博弈,在加上整体供应不多的支撑,猪价难以深度下跌。不过国庆期间交通的不便可能影响生猪调运,局部地区猪价或有反弹迹象,整体来看,猪市利好与利空均衡,行情将在窄幅涨跌调整中持稳。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