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情绪同步
情绪同步就是在情绪和注意力上与沟通对象处于同一个频率的状态。假如你碰到一个顾客谈起事情来很正式,不苟言笑,你也要像他一样;如果顾客比较随和,并且爱开玩笑,你在情绪上也要和他一样活泼,比较自然。情绪同步会让对方感觉到,在心理和情绪上你是很能够理解他的,他就会有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被接受的感觉。
方法二、生理状态同步
根据分析调查,人与人的沟通,文字只占了7%的影响力,另有38%的影响力是由你的语气或音调而来。例如“我爱你”这三个字,用不同的音调和语气说出来,你会有不同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你的肢体语言,占了55%的影响力。一个人的举止动作,呼吸和表情在沟通时所代表和传达的讯息,往往超出他口中所说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喜剧演员,往往说一句没啥意义的话,却能引来哄堂大笑。
当两个人所使用的文字,说话的语气、音调、说话态度,呼吸方式及频率、表情、手势、举止动作这几项都处于一种共同的状态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共鸣,会很直觉地认为对方与他个性相近,并且产生一种亲切和依赖感,由于这种感觉的产生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也称为一种潜意识沟通模式。
肢体动作、脸部表情及呼吸的模仿与使用是最能帮助你进入他人频道及建立亲切感的**方式。当你和他人谈话、沟通时,你模仿他的站姿或坐姿,他的手和肩的摆放姿势,他们的举止,时常有许多人在交谈时惯用某些手势,你也时常使用这些对方惯用的手势来做表达。他们耸肩伸颈,你也耸肩伸颈,他们吸气时你也吸气,呼气时你也呼气,他的脸部有何表情时,你也和他一样。你这么做可能自己一开始会觉得幼稚或不习惯,但当你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时,你知道会发生什么效果吗?对方会莫名地觉得开始喜欢你,接纳你,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而且觉得和你一见如故。
但在做这种模仿的过程时,要注意别去模仿他人生理上的缺陷。若某人行动不方便,脚有缺陷,你可别去模仿他走路的样子;若有人说话口吃,你也别去模仿他的口吃。如此只会弄巧成拙。
方法三、语速语调同步
语速语调同步就是要使用对方的表象系统来沟通。所谓表象系统,是指人们在接受外界讯息时的5种接收方式,它们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嗅觉及味觉。在沟通上,主要是透过视、听、触(感觉)三种渠道来完成的。由于受到环境、背景及先天条件的影响,每一个人都会偏重于使用某一种感官渠道作为头脑接收处理讯息的主要渠道。
视觉型的人头脑中图像的转换速度很快。他在说话表达时,为了追上头脑中图像的变化,说话速度快,音调也较高。他们的呼吸较为短促,且通常以胸腔部位呼吸,所以视觉型的人在说话时胸腔起伏较大,而且经常在说话时耸肩伸颈;听觉型的人说话不急不慢,音调平和、呼吸匀称,通常在胃部(横膈膜)处起伏较大,喜欢交谈时把耳朵侧伸过来仔细听;感觉型的人说话慢吞吞的,声音低沉,说话时停顿时间长(需要去感受及思考),也通常以腹部呼吸。
对不同表象系统的人,你要使用不同的语速、语调来说话,换句话说,你要用对方的频率来和他沟通。以感觉型的人为例,如果你想和他沟通或说服他去做某件事,但是却用视觉型飞快的速度跟他描述,恐怕收效不大。相反,你得和他一样,说话不急不慢,用和他同样的说话速度和音调与他沟通,他才能听得真切;否则你说的再好,他也是没有听懂。再以视觉型的人为例,若你以感觉型的方式对他说话,慢吞吞而且不时停顿地说出你的想法,不把他急死才怪。所以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说话,对方说话时常停顿,你得和他一样也时常停顿,你若能做到这点,对你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的建立将有莫大的帮助。
方法四、语言文字同步
很多人说话都惯用一些术语,或者是善用一些词汇。例如有些口头禅,如果你能听得出来对方的惯用语,并也时常用他的这些口语,对方非常容易感觉你很亲切,听你说话就特别顺耳,所以,你能够使用对方的语言,又去使用他的音调、速度、声音,又和他有相同的55%的生理状态,他看到你时会像在镜子当中看到自己一样,自然会对你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