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听到“小瓜虫病”这个词?这病啊,说白了就是鱼身上长了小白点,不仅影响鱼的美观,还可能让鱼儿小命不保。那怎么办呢?别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支支招!供大家参考。一、小瓜虫病是啥?小瓜虫病,就是鱼身上、鳍上、鳃里长了一些小白点,这[详情]
一、小瓜虫病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引起的淡水鱼类常见病害。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水温15-20℃时,小瓜虫繁殖速度极快。每年春季和秋季是小瓜虫病的高发期,它对多种淡水鱼类构成威胁,特别是无鳞鱼、细鳞鱼以及热带观赏鱼。感染后的鱼[详情]
一、气泡病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鱼苗和鱼种都能发生此病,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用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水进行人工孵化时,刚孵出的鱼苗常发生气泡病。鳊鱼对氧饱和度敏感。1、症状:鱼苗或夏花鱼种肠道出现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许多小气泡[详情]
黄颡鱼小瓜虫病治疗方法1、用60~80克/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病鱼10~18**(视水温的高低灵活掌握),隔天再浸泡1次,转池养殖。原池用福尔马林**消毒。此法只在发病初期的疗效显著,如果发现晚了,病鱼身上布满小白点,即使连续用药,苗种的损失也很大。[详情]
黄颡鱼小瓜虫病的症状有哪些?小瓜虫寄生在黄颡鱼的鳃部和体表。在病鱼的皮肤、鳍条和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者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斜裂,鳃上皮增生,鳃部[详情]
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一是加温治疗: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水温至28度(小瓜虫在水温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开始死亡),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率可达9[详情]
1、水霉病①用3%~4%的食盐水浸洗5min;或用0.5%~0.6%的食盐水浸洗1h以上;②在密网箱内,用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溶液,浸洗2~4d。2、孢子虫病目前尚无**的治疗方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kg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3、小瓜[详情]
本文着重介绍冬季常出现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供广大渔民朋友冬季防治鱼病借鉴。1、水霉病1.1病原、病症此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菌入侵引起。鱼体损伤、鳞片脱落、伤处长满白色或灰白色水霉菌丝,像旧的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运动迟缓失常,[详情]
鱼体感染小瓜虫幼虫之后,3~4天看不出什么现象,5~7天后,肉眼可见鱼的体表好似披了一层轻纱,尾鳍呈乳白色,以后肉眼可以见到小白点了。小瓜虫幼虫钻进寄主的上皮层或鳃丝不停地穿移活动,刺激了寄主周围上皮细胞的增殖,结果寄主用一层逐渐增厚的皮肤将幼虫包裹[详情]
一、小瓜虫感染鱼体过程 在水温为15~20℃的实验条件下感染30**,部分小瓜虫幼虫钻入鱼的黏液里,但还没钻入鱼的表皮;感染1**,部分小瓜虫幼虫钻入鱼体表皮,但虫体的部分身体还露在外面,没被鱼的上皮细胞包围;感染4**,小瓜虫完全钻入鱼的表皮,被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