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可引起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伪狂犬病,尤其是伪狂犬病,给世界养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自1948年**报道此病以来,目前已有大约31个省市发生和流行此病,严重阻碍了我国养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外贸易。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RV)。至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等有本病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1伪狂犬病在我国流行概况
1948年我国刘永纯**报道猫的伪狂犬病,至1999年娄高明统计此病已涉及25个省、市(含香港和台湾)。近几年来本病的报道更多,于2006年夏统计PR已扩大到涉及香港和台湾在内的31个省、市(区)。
1948年至1999年,我国报道伪狂犬病所涉及的地区有黑龙江、吉林、广东、上海、江西、贵州、陕西、西藏、湖南、北京、香港、辽宁、内蒙、福建、江苏、四川、云南、山东、台湾、湖北、天津和重庆等省、 市(区) ;1999年至2006年除上述区域外还新增了海南、新疆、甘肃、青海、河南、河北、浙江、安徽等地区。
2006~2007年度,我国两度发生流行了“无名高热综合征”,伪狂犬病病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子,造成PR全国大范围的传播流行,PRV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病的感染流行复杂化。
2 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
2.1混合感染且种类更复杂
据杨汉春近年来对不同地区规模化场死亡只57份病料的检测,结果PRV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二重感染占10.5%(6/57),PRV与圆环病毒2型(PCV-2)二重感染占14%(8/57),PRV、PCV-2与PRRSV三重感染10.5%(6/57)。除此以外,PRV还可与多种病原如瘟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细小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虫、链球菌、李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并发双重或多重感染。
2.2增多的易感动物种类
是PRV惟一的自然宿主。PRV能引起临床、亚临床和潜伏感染。PRV还可感染牛、羊、犬、猫、浣熊、鼠、某些猴类等,偶可感染马。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都易感,但以家兔最敏感。目前尚无人类感染PRV的报道,有文献称灵长类动物恒河猴和绒猴对此病比较敏感。
2.3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病、带毒以及带毒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和康复可长期带毒。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尤其是在场内或邻近场中。据报道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可随风传到9 千米甚至更远地方而感染健康群。这是近几年来PRV跨区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不同代次的场向散养户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被病毒污染的尸体、、饮水、乳汁、器具等若被易感吃食,则可经消化道感染。皮肤伤口接触带毒物可感染。配种可传染,尤其是小场对公的防疫不重视,增加了经配种传播的机会。PRV可经过胎盘而传递给仔体,但免疫球蛋白却不能,所以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以往认为病牛本身不传染给其他牛,现认为牛也可传染其他牛和。除以外的其他动物感染PRV后,发病均以死亡告终,但多呈散发形式或地方疫源性疾病。
2.4隐性感染及带毒的潜在危险
不表现症状,感染的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往往分离不到病毒,只能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核酸探针方法才可查出病毒基因组DNA的存在。但在不良因素刺激下,如紫外线强烈照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使免疫力减弱时,可使带毒发病。
免疫群的野毒感染值得重视。刘有昌等于2006年对来自湖南、北京、山东、河北、福建、江苏、辽宁、内蒙古、天津、山西等地场1502份血清样品,应用PRV gE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野毒监测,**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率为49%。另外,广东、上海、广西、湖南等省区也分别报道了免疫群存在野毒感染。
在同一场内,免疫群比非免疫群野毒阳性低,而且基因缺失弱毒能**本来较高的阳性率,据报道用基因缺失活(gI)接种后8个月,野毒阳性率较免疫前**50%。
2.5临床发病严重化
临床发病后损失更大。15日龄以前仔病死率一般在90%以上甚至100%;断奶仔发病率可达20%~40%,病死率30%左右;怀孕母繁殖障碍率可达50%左右,而不发情或配种失败可达20%甚至更高;育肥的感染可导致比同期增重**20%。 疾病症状更多样。由PR引起的瘙痒症状原本在十分少见,目前出现痒感的仔日益增多,甚至1/3的患病病程前期出现瘙痒。刘中成等报道了非免疫育肥发生很严重症状导致较多量死亡,而并非以前认为育肥症状轻微。 3伪狂犬病综合防控策略
针对伪狂犬病传染流行特点、现状以及我国模式的变革,采取科学超前而又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案是可行**的。
3.1 引种是**关键
引进种除考虑种质外,至关重要的还要考虑种的健康状况。因为引种不慎,会把伪狂犬病引入本场造成感染发病。引种宜从国外或国内伪狂犬病阴性场引进为佳。
3.2 科学的免疫监测及注射
例行每季度程序化的伪狂犬病的抗原及抗体水平化验监测是制定场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依据。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外的基因缺失(gI)(先灵葆雅、英特威等)进行科学预防注射,**全群的免疫水平及抵抗力,确保群健康**。
3.3 科学的养理念与工艺技术
河南省新大牧业有限公司推广的多点式的养工艺、SEW、AI/AO、AI技术、机械化自动化工艺流程是防控伪狂犬病的技术保障并且是行之**的。
3.4 场址选择与天然屏障
3.5全方位的生物**措施
本公司采取了全封闭的饲养管理方式,如设置多重消毒卡、洗澡更衣、隔离、轮岗、装台外置、外来人员与车辆的**消毒等是养生物**措施与健康的有力保障。
3.6 科学的环境控制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