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主要发生于番鸭,夏季多发,发病日龄以4~45日龄为主,发病率达20%~90%,应激或混合感染下,死亡率可达90%以上。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病程为7~15 d,时间相对较长,其中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怎样治疗?
第1阶段为初始阶段—肝脾坏死阶段,病程持续2~3 d,在病鸭的第1阶段治疗过程中,除了注射植物血凝素和干扰素外,还需要加强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病毒的水平传播。
第2、3阶段主要表现为软脚和心包炎,病程持续3~10 d。对3个阶段都可以肌肉注射植物血凝素和干扰素进行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对第2、3阶段还要配合使用头孢类等抗生素,以抑制细菌类疾病的继发感染。
对软脚严重的病例,为提高治疗效果,还要配合地塞米松、安痛定等进行对症治疗。来源:https://www . xzbu . com/8/view-3700353 . htm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病原是什么?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病原是番鸭呼肠孤病毒。
本病以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急性烈性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因其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又称为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本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1950年于南非首次报道,1972年法国分离到病毒。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预防措施?
由于此病为新发现的传染病,在流行病学、病 原特性及分类等许多方面尚未清楚,为预防和控制本病增加了难 度。
目前,针对本病已研制出了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和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通过临床检验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对患病群进行血清防治时,可适量使用抗生素,以利于控制 并发症的发生。
@ 514193.COM 兽药招商网 豫ICP备 08004691 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