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是猪的品种有很多,大致主要分为三元猪和二元猪。那么,二元猪是怎么配出来的?二元猪中的回交二元猪是怎么回事?回交二元猪的优缺点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是回交二元猪?
二元猪与其亲本之一的品种猪进行杂交,所得到个体; 回交是选育品种的方法之一。
但是在生产中,回交二元猪多数做为母本与单一品种父本再进行杂交得到的个体全部为商品猪。
回交二元猪可以是国外品种,也可以是国内品种。
例:
长白二元母猪(♀)和长白猪(♂)公猪交配所得到的长白回交二元猪;长太二元母猪(♀)和长白猪公猪(♂)交配所得到的个体为长太回交二元母猪。如图:
二元猪是怎么配出来的?
用两个品种猪进行互补性杂交后所得到的后代,可用两个国外的品种进行杂交,也可用国外的品种和国内的品种进行杂交。
常见得有,例:
大白猪和长白猪进行杂交所得到的个体二元猪,如果用大白猪做为父本(♂),长白猪做为母本(♀)得到的后代个体,被称为大长二元猪,反过来长白猪做为父本(♂),大白猪做为母本(♀)得到的后代个体,被称为长大二元猪。长白猪做为父本(♂),太湖猪做为母本(♀)所得到的后代个体被称为长太二元猪。如图:
回交二元猪的优缺点有哪些?
1、二品多元轮回杂交生产父母代母猪的优点是:
1)每代的父母代母猪都可保持杂种优势。如果选择的杂交亲本优良、参与轮回杂交的亲本品种(品系)更多,其杂种优势就更好。前面提到,遗传力低的性状,如繁殖力、抗逆性能表现更好的杂种优势,而作为母本这两类性状又是最重要的性状。
2)可以节省父母代母猪的生产成本,因为无需从外购进父母代母猪。
3)可以减少因大量引进父母代母猪而带来的疾病风险。
4)有利于本场猪群适应性的提高。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需引进少量公猪,整个猪群基本稳定,猪群在本场条件下(无论是密封的全自动化调控猪舍还是开放的传统猪舍)形成的适应性(抗逆性),根据表观遗传理论,是可以或者部分地向下代遗传的。
2、然而,传统的轮回杂交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轮回杂交与非轮回杂交比,由于轮回杂交的亲本在杂交中反复轮回,会使群体杂合度降低而使杂种优势随之降低。但是,这种所谓杂种优势的降低基于以下几点理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这种杂种优势的降低程度会随着参与轮回杂交的亲本数量增加而降低。毛盛贤指出:“对于二品种轮回世代 , 子代和母本杂种优势的值围绕2/3作上下波动 , 平衡时的稳定值为2/3。对于三品种轮回杂交世代 , 其子代和母本的杂种优势值围绕6/7作上下波动 , 平衡时的稳定值为6/7”。由此看来,在轮回杂交中,随着参与杂交的品种(或品系)数量的增加,杂交群体的杂合度愈来愈趋近于1(即非轮回杂交状态下的杂合度);因此,杂交优势的分量也会随着参与轮回杂交的品种(或品系)的数量而递增。
2)轮回杂交中,这种杂交群体杂合度的降低(或者说纯合度的增加)是假定杂交亲本固化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参与轮回杂交的同一亲本在若干年后再度轮回时在遗传上必定出现差异化。如果参与轮回杂交的亲本数量越多,同一亲本再度轮回间隔时间就越长,与上次轮回的亲本差异就越大。假定大白、长白两个品种共4个品系参与轮回杂交,每一代在群母猪平均使用6胎,母猪年产2.3胎,则世代间隔约2.5年,公猪使用年限与母猪同步,那么完成一个轮回就需10年,10年后的同一亲本已是今非昔比,在轮回杂交中又会有新的杂交优势。
在此,还要强调指出的是,包含在同一品种内的品系(如美系大白、丹系大白等——权且称作品系)相对品种而言具有更高的纯合度,故在杂交中会有更好的杂种优势。
3)即使群体杂合度出现微弱的降低,但与养猪生产成本和疾病风险的降低相比,采用二品多元轮回杂交生产父母代母猪给生产带来的效益是大为划算的。
@ 514193.COM 兽药招商网 豫ICP备 08004691 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