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
耐药性也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一种可遗传的生理特性。常用抗菌药及其推荐治疗剂量多根据敏感菌筛选获得,因此一旦病原菌从敏感突变为耐药,药物对其所致疾病的治疗效果将**下降甚至**。不仅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也会产生耐药性。
敏感性,如何理解细菌敏感性下降?
敏感性(susceptibility)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程度。一种抗菌药如果以很小的剂量**抑制、**细菌,则表示细菌对这种抗菌药“敏感”(susceptible);反之,则“不敏感”(insusceptible)或“耐药”(resistant)。
临床上按推荐剂量使用某种抗菌药后,机体血液或组织中一般能达到甚至超过抑制/**致病菌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抗感染作用。如果致病菌对该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下降,按推荐剂量用药将难以达到抑杀致病菌的药物浓度,则发挥不了抗感染作用。
什么是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抗菌药敏感性试验(anti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test)的简称,是指在体外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程度或耐药水平的一类试验。目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有:纸片法(K-B法)、稀释法(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E-Test法等。其中纸片扩散法只能定性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而稀释法则可定量测定药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MIC)。
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菌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中开展药敏试验,可了解致病菌对哪些抗菌药敏感,以便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减少盲目性。
耐药菌从何而来?
按照能否产生抗生素的标准,自然界的微生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产生抗生素(主要是放线菌和链霉菌),另一类不产抗生素(大多数细菌属于此类)。自然界中这两类微生物常相伴而生,前者由于能够产生抗生素,具有**其他细菌的能力而获得生存优势;相反,不产生抗生素的细菌则需要获得耐受抗生素的能力,以达到种族延续的目的。可见,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是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生物现象。
人类在抗感染药物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能**病原菌的青霉素,从此开启了在自然界中寻找抗生素甚至通过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大门,并通过科学手段不断**抗生素(抗菌药)的产量与抗菌效力,从而打破了自然界中微妙的“抗生素-细菌耐药”平衡。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给细菌带来了严峻的生存压力,适应能力极强的细菌自然会通过不断的进化与变异,获得针对不同抗菌药耐药的能力。
在几十年的抗菌药使用史中这种能力不断被强化,导致细菌从敏感菌逐步发展成为单耐药菌、多耐药菌、泛耐药菌甚至全耐药菌。由此可见,细菌耐药是一种被人类活动强化的自然现象。
动物源性耐药菌的传播途径
免责声明
1、以上展示的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是会员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展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2、版权若有侵犯,请联系本网(请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最快时间内删除。
2017-12-04 四通畜牧 四 2017...[详情]
厂家直销 限时特惠 5桶1桶,10桶送3桶!...[详情]
兽药营销,到底靠什么来开启? 兽药作为畜牧行...[详情]
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霉...[详情]
越来越多的假药充斥着市场,做为养殖人最担心的...[详情]
兽药招商网只提供兽药信息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兽药招商网 WWW.514193.COM Copy Right 2019-2024 豫ICP备1302402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