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 10点,“东北农业大学布鲁氏菌感染事故新闻发布会” 在我校召开。出席发布会的单位有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专家组组长、东北农业大学。
新闻发布会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房文斌主持。东北农业大学新闻发言人、副校长冯晓首先通报了事件有关情况。(内容见附件1)。
省疾病控制中心地方病所所长、主任医师杨岩通报了布病有关情况。他指出,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共有25种,其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炭疽等也为乙类传染病,但在致病性、病死率以及感染方式等方面都与布病存在**不同,最为**的是传染源、传染方式的不同,以及致病率、病死率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能相提并论。我省布病传染源主要为羊(绵羊、山羊)、牛(奶牛、黄牛)。传染方式是动物传染给人,但人和人之间,人向动物不传染。另外,布病一般不会由其病症本身致人死亡。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布病疫情逐年上升,特别是在畜牧业较发达地区,疫情更为严重,是一种常见、多发地方病。布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是最为多见的感染方式;二是经消化道感染,可经吃生肉、喝生奶等感染,如吃未烧熟的羊(牛)肉串、涮羊(牛)肉等;三是经呼吸道感染,多见于皮毛加工等情况。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人也不会传染给其他动物。经对大量病例调查,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人通过护理病人或共同生活而感染布病。布病**后,有个别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主要表现是乏力、关节疼痛等,长者可持续一年左右。
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赵海军通报了卫生厅组织医疗的情况;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副院长王东华通报了患病师生治疗过程(内容见附件2、3)。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一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用国通报了专家组会诊情况,李用国强调:**作为临床来讲,这28名学生的病情总体来讲相对较轻;第二,从整个治疗过程中,这28名病人好转或逐渐康复的时间不算长,也就是说临床的疗效非常好;最后一点,关于临床**的问题,这里我非常强调的是要临床**。因为布氏杆菌这个病寄生在细胞内,我们的临床**的概念不是说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被检测出来,消失,这个是目前医学很难做到的。临床**的概念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相关的辅助检查和辐射检查,包括CT、核磁、彩超、心电图和生化,这里可能包括肝功、肾功、血常规、心肌酶之类的相关的内容,检查正常。其中还有血培养呈阴性,但由于目前的血培养的阳本来就偏低,急性期好一点。国外的报道可能更高一点,可以达到893,目前的国内培养方法还达不到这个水准,很多病人查不到细菌,所以说最后的诊断关于细菌方面的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商讨,但是目前临床**25名学生,1名好转,另两名患者在最后一次复查的时候的确仍存有少量的积液不能诊断为临床**,也只能诊断为临床好转。从我个人及另7位专家的临床经验来讲,这2名仍存有少量积液的学生应该会自行吸收,当然这里面还要强调一点就是临床**一定要经过规范治疗,因为不管怎样也比较麻烦。另外,这几个病人将来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对这28名学生的治疗,我们专家组一致认为比较满意,也就是说对这28名学生健康的恢复充满了信心。
随后,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进行了近一个半**。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卫视、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新晚报、生活报、东北网等16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