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基因改良,使鸡产蛋量达到最大值来供应人们食用。蛋鸡目前品种较多,按来源有:引进品种蛋鸡和国内本地品种蛋鸡;按蛋壳颜色又分白壳蛋鸡、褐壳蛋鸡和绿壳蛋鸡;按羽色分:白羽蛋鸡、褐色蛋鸡、黑羽蛋鸡、麻羽蛋鸡等;目前,蛋鸡养殖多数都是规模化养殖,一般都是1-5万只;由于蛋鸡养鸡场饲养管理的的提高,蛋鸡的产蛋周期可达500天以上。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修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按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修产较早;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详情]
产蛋前期:产蛋前期是指开始产蛋到产蛋率达到80 %之前,通常是从21 周龄初到28 周龄末。少数品种的鸡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都前移到19 一23 周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蛋率增长很快,以每周20 %一30 %的幅度上升。鸡的体重和蛋重也都在增加。体重平[详情]
1、鸡群剪嘴不合理。剪嘴过轻或未剪嘴,导致鸡翻料,造成饲料浪费。 2、料槽破损或安装不合理。 3、人工喂料过程中洒落到料槽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养鸡场还在采用原始的人工投料方式饲喂,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洒落现象,尤其是饲养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详情]
1、从羽毛上辨别 高产鸡:羽毛土色、蓬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 低产鸡:如带鸡消毒,并且经常顺毛打扮。 2、从鸡冠上辨别 高产鸡:鸡冠红大、柔软、细腻、倒向一侧、正常红色。 低产鸡甚至不产[详情]
1、要定期进行抽样称重,算出均匀度,并把过小、过大鸡只挑出来分群饲养,适当增加料量或限制饲喂,以**整个鸡群发育的整齐度,从而尽可能**每只鸡在开产前体重都能超出标准体重5%~10%,否则,可适当延长育成料的饲喂时间和延缓增加光照。 2、[详情]
从开始产**枚蛋到产蛋的**峰,通称起蛋期也叫初产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补饲。在冬末春初,要尽量利用天然的牧场,使鸭群换好毛、蓄好膘,开始每天早晨放鸭时,补饲一餐早食。补饲量一般以八成饱为宜。当然要急催膘可多吃一点,但不能喂全饱,以促使鸭去[详情]
1、补充维生素 尤其是维生素D,当日粮中长期缺乏时,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软、变薄,而且对钙的吸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当鸡产蛋增多时其维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饲料中多维素的用量。 2、减少能量饲料 [详情]
1、环境因素 ①长时间断水:因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或忘记打开开关,造成长时间供水不足或断水。 ②自然恶劣天气的袭击:未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突然遭到热浪、台风或寒流的袭击。 ③通风严重不足,长时间不通风等。 ④光照程序或光照[详情]
1、环境温度过高,鸡食欲减退,采食量相对减少,摄入鸡体内的钙质数量不能满足鸡体形成蛋壳的需要。 2、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主要是缺乏钙或维生素D,或长期不断高产,饲料中钙质已不能满足鸡体合成蛋壳的需要。 3、饲料搅拌不匀,搭[详情]
1、调整鸡群 淘汰产蛋少的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高峰期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和无治疗价值的病鸡。 2、增加光照时间 入秋后自然日光照时间逐渐**,蛋鸡产蛋期间应适度补充光照。补充光照时,地面光照强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