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养猪**大国与猪肉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将达到7.3亿头,而我国生猪产业的集中度仍然很低。伴随着近年来生猪价格的几番大幅波动,以温氏、罗牛山、河南雏鹰、河南牧原等为首的一批大型企业在潮起潮落间成长起来,规模化初现端倪。规模化真是中国养猪业的**出路吗?这条道路有哪些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对此,我们本期采访了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与<规模e猪>杂志社社长胡志明。
您认为,规模化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具有怎样的意义?未来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在哪里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可以说,规模化是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食品**、生产效率、环境保护、平抑市场价格等多个角度来看,规模化都是值得推广的,尤其是在稳定市场价格方面。近年来,农产品的金融属性表现得越来越**,在生猪行业尤为如此。今年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4%,创下25个月来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0.1%,为CPI上涨“贡献”了74%。而猪肉往往在食品消费价格中占很大比重。尤其是近几年,猪肉价格波动剧烈,上游的中小养殖企业,特别是散养户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在此状况下,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正在不断整合,行业集中度**,规模化企业增多,而规模化水平的整体**,将对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起到平抑作用,对市场稳定意义重大。
但是,规模化也带来了一些重大挑战,尤其是粮食供给问题。与牛羊不同,生猪饲养完全依赖粮食饲料,而集中饲养更是以使用工业饲料为主,由此对粮食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作为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与消费升级,生猪养殖产业与我国的粮食**直接相关,给未来的粮食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未来中国市场很可能形成一个“猪-粮”循环系统,即生猪规模化养殖**了对粮食的需求,由此将抬高以饲料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价格,而饲料价格的上涨又将增加养殖成本,进一步推高生猪及猪肉的市场价格。因此,未来的生猪养殖企业能够屹立于市场,将取决于两点因素:一是能否获得较低的饲料价格;二是能否将污染问题处理好,由此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规模化养殖正在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兴起,但是面对粮食供给、环境保护、市场波动等多方面的压力,规模化养殖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规模e猪>杂志社社长胡志明:依照我们近年来对养猪业内一些发展较为迅猛企业的观察,已经有企业在此三个方面有所突破。这类企业将我国前些年在养鸡业上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以及“产业化一条龙”模式引入了养猪业,可以使单个企业的出栏数量和该企业猪只直接进入超市的数量突飞猛进。这就在“规模化”和“养殖环节与终端市场对接”两方面突破了目前大多数养猪企业所面临的瓶颈即部分化解了粮食供给和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
我个人认为,解决环保压力的出路在于发展循环农业把来自政府的环保压力通过优良的发展模式转化为环保动力。在美国养猪界,规模化猪场沼气发电可供应自有猪场、饲料厂及周边农户用电;沼渣为猪场自有的周边玉米地施肥,收获的玉米为猪场提供饲料原料。这些可以增加猪场获利的方法已经让环保压力成为了环保动力。当然,猪场要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流程,并具有一定规模,用以上方法才能体现出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两点都只是对养猪业界**者的不完全总结,在将于今年12月19日到21日在浙江绍兴举办的“2010中国生猪产业发展峰会”上,将有业内知名专家和位居行业前列猪场的高管为大家解读“规模化加速阶段大中型猪场发展瓶颈及对策”。希望通过此交流平台,为中国规模化养猪企业提供良好的建议,推动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