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对三十多种动物易感,绝大多数为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尤其是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和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患病牛和耐过康复牛为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进行感染,健康牛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牛而被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圈舍、水源、器械、饲料及其他非易感的动物、人员等媒介被感染。空气传播是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区域,病毒在风、沉降或大雨等作用下污染到传播媒介物上,继而引起奶牛感染。
症状
口蹄疫病毒侵入动物体内后,经过2~3日,有的则可达7~21日的潜伏时间,才出现症状。症状表现为口腔、鼻、舌、乳房和蹄等部位出现水泡,12~36H后出现破溃,局部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和呼吸加快;流涎呈泡沫状;乳头上水泡破溃,挤乳时疼痛不安;蹄水泡破溃,蹄痛跛行,蹄壳边缘溃裂,重者蹄壳脱落。犊牛常因心肌麻痹死亡,剖检可见心肌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带状或点状条纹,似如虎皮,故称“虎斑心”。有的牛还会发生乳房炎、流产症状。
治疗方案;
每吨饲料添加牛疫健1000g-2000g,混合均匀,牛疫健适用于牛**病毒引起的混合感染有**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牛胸膜肺炎、轮状病毒、牛水泡病、牛口蹄溃烂,水泡性口炎、牛流行性腹泻及牛流行热,牛巴氏杆菌病、支原体肺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疾病引起皮肤发红、尿黄、精神衰竭、呼吸困难、大便干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气喘、咳嗽、高烧不退、倦怠无力、高烧高热、心跳加快、口鼻流涎等。
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该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免责声明
1、以上展示的文字和图片等所有信息是会员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展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2、版权若有侵犯,请联系本网(请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最快时间内删除。
慢性型猪丹毒 主要症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详情]
病理变化:牛肺疫病理解剖具有特征性变化。主要...[详情]
牛肺疫病原体是丝状霉形体,过去称星球丝菌。主...[详情]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也称牛肺疫,是牛的呼吸道传染...[详情]
兽药招商网只提供兽药信息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请交易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兽药招商网 WWW.514193.COM Copy Right 2019-2024 豫ICP备1302402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