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是四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慢性肿瘤样肉芽肿和肉皮下蜂窝组织炎等。
【流行特点】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有些血清型有致病性,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当**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因此,本病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或继发性疾病。**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最容易感染。
【临床症状及大体病变】
1、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6-9周龄为发病高峰期。常继发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病咳嗽和呼吸困难,排白色、黄绿色或绿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剖检可见气囊膜增厚,内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表面和心外膜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上述变化多同时存在。有时可见母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2、幼雏脐带炎:幼雏早期死亡,脐带闭合不全、周围皮肤红肿,卵黄吸收不良,囊壁充血、出血。
3、卵巢及卵黄性腹膜炎:产蛋禽卵巢感染发炎,卵泡变形、破裂,腹腔充满卵黄液并引发腹膜炎,致使肠粘连,稍后卵黄凝固,腹腔内易发生腐败,肠壁、腹壁变绿,气味恶臭。
4、输卵管炎:产蛋母输卵管**膨大,内积干酪样渗出物,有时内有软壳蛋,蛋内容物腐败、变色。
5、肉芽肿: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肺和肠系膜等部位常见黄白色肉芽肿。
6、肠炎:大肠杆菌还可以引起鸽胃肠炎,导致严重的下痢,肛周围羽毛被污染,直肠粘膜充血、出血,充满绿色粪便。
7、禽蜂窝组织炎是肉腹部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变见于腹中线和大腿之间,皮肤发红、破损、增厚、变硬,皮下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肝脏肿胀、淤血;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
8、其它:大肠杆菌还可以引发肺炎,肺充血、出血、气肿。
【防治要点】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除本病诱因(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可****本病发病率。可使用“聚维酮碘”或“菌毒杀”。
2、治疗,治疗原则是选择高敏药物**大肠杆菌,对症治疗,解除表症。
可使用“杆菌速杀”、“肠杆康”、“呼感快克”、“全球通杀”饮水连续3-5天使用;同时“速效杆菌清”、“肝宁”拌料,愈后可利用“增食健胃散”、“黄金维他”修复胃肠道黏膜。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