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百科
资讯
  • 资讯
  • 兽药
  • 厂家
搜索
首页 兽药产品 兽药厂家 兽药品牌 热门 兽药资讯 养殖业 兽医在线 价格行情 专题 知道 兽药GMP
热点栏目: 用药知识兽药标准

鱼类细菌、真菌性疾病的防治

日期: 2010/6/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查阅:35178
概述:

一、 溃烂病:
病症: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中的一些细菌引起。
      发病早期,体表病灶部位充血,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病灶烂成血红色斑块状并凹陷,严重时可烂及骨骼。
主要危害罗非鱼、大口鲇、斑鳢、乌鳢和鲤等,尤其在高密度、饲养管理不善、水质差、鱼体受伤,等情况下更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1)在发病早期,将病鱼转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病鱼会逐渐自愈。
        (2)用水清或菌毒杀星全池均匀泼洒。
        (3)用三黄散或鱼血康拌料投喂。
二、鲤白云病:
病症:由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引起。
      患病初期可见鱼的体表有点状白色粘液物附着并逐渐蔓延扩大,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竖起,鳞片脱落,体表及鳞基部充血,肝、肾充血,靠边缘游,不吃食,不久即死亡。在早春或越冬期鲤鱼易得此病,当水温上升到200C以上,此病会不治而愈。
防治方法:(1)用菌毒杀星全池均匀泼洒。
(2)用金奇氟拌料投喂。
三、鲢链球菌病:
病症: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病鱼主要症状是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鳃褪色,肝脏肿大褪色,并有出血斑块,脾脏肿大呈暗红黑色,胃肠积水。
主要危害鲑、鳟鱼类、香鱼、银人麻哈鱼等。
这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鱼病,很可能是随从国外引进的鱼类中传入的。
防治方法:(1)用溴氯海因粉或二氧化氯全池均匀泼洒。
(2)用鱼血康或渔家乐拌料投喂。
四、疖疮病:
病症:由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
      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出现脓疮,手模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脓汁和大量细菌,所以又名瘤痢病。鱼鳍基部往往充血,鳍条间组织破裂,像把烂纸扇。
主要危害青鱼。
防治方法:(1)用溴氯海因粉全池均匀泼洒。
(2)用虎黄抗毒液全池均匀泼洒。
五、白头白嘴病:
病症:由一种黏球菌引起。
病鱼自吻端至眼前的头部前端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稍有絮状物黏附其上。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常停留在下风处近岸边,不久死亡。
青鱼、草鱼、鲢、鳙、鲤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均能发病,是常见的严重鱼病。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667立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
(2)用菌毒杀星或水清外泼。
(3)用渔家乐或健鱼灵拌料投喂。
六、赤皮病:
病症: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
      此病是草、青鱼种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鳍的基部出血,鳍的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
防治方法:(1)使用溴氯海因、菌毒杀星、水清、二氧化氯等外泼。
(2)用鱼血康或金奇氟拌料投喂。
七、打印病:
病症:由点状产气单胞菌中的点状亚种引起。
     病灶主要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位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形成鲜明轮廓。
防治方法:(1)用菌毒杀星全池泼洒。
(2)用鱼血康或金奇氟拌料投喂。
八、肠炎病:
病症: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
      病鱼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粘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病鱼不吃食,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是草、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
治疗方案:(1)用肠炎灵+鱼血康或金奇氟外泼。
(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二氧化氯拌饵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九、弧菌病:
病症:由鳗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病鱼肝脏**肿大,从外表上便可看到肝区部位的躯干部**外突。
主要危害南方的鳗鲡,对北方的鲑、鳟鱼也有一定的危害。
防治方法:(1)用水清、菌毒杀星或溴氯海因外泼。
(2)每千克鱼每天投喂金奇氟100mg,连用5天。
(3)每千克鱼每天投喂100-150mg,连用5天。
十、烂鳃病:
病症:由鱼害黏球菌引起的鱼病。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每年7-9月份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的发病期多在4-5月。
防治方法:(1)用水清、二氧化氯等外泼。
(2)用红腮速治或鱼血康拌料投喂。
十一、水霉病:
病症:由真菌水霉科中的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鱼病。
      此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
病鱼最初感染水霉时,肉眼看不出什么病症,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向外生长,呈灰白色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1)在牵捕、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用红腮速治外泼。
十二、鱼类爆发性出血病:
病症:有嗜水气单胞菌为主的多种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
病鱼早期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球、鳍基和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进而严重充血,有的有肠炎症状,有的表现为竖鳞症状,有的表现为烂鳃症状,有的因急性传染而表现病症不**而突发性死亡。
防治方法:(1)在鱼种下池前要**清塘消毒。
(2)用暴血平外泼。
(3)用金奇氟内服。
十三、鳃霉病:
病症: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
感染鳃霉病的急性型病鱼,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鱼不摄食,出现病情后几天内大量死亡。慢性型的病鱼,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苍白色,死亡率稍低,剪下少许腐烂的鳃丝,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鳃霉菌的菌丝。
防治方法:用红腮速治外泼。连用2次。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看过此文的,还关注了这些产品
相关阅读
**文章
相关标签
推荐专栏
专题回顾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023号-8  

媒体合作: 展会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