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瘟病毒是危及养业主要的A类传染病之一,如何控制和消灭瘟病毒是当今者最为关切的事情。笔者根据多年来经验得知,定期免疫接种是防治瘟的主要手段,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是关键。谈到这许多饲养者不禁会问道:我们都按时按规定给接种了,怎么还会发病呢?只因你们只做到了其一,而忽略了下面的两个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1.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母源抗体对新生仔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又影响预防接种的免疫效果。因为仔接种瘟(抗原)与存在于体液内的母源抗体中和,使得抗原发生降解,不能诱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即不能产生抗体,但有些低亲和性抗体中和不完(抗原),则就产生抗体。这就是我们常见在群中有的获免疫,有的获得不完全免疫,有的没有被免疫的原因。
2.低病毒株引起瘟持续感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由低病毒株引起持续感染瘟(非典型瘟),接种瘟后,呈现应激反应,发瘟。尤其是春秋防疫时免疫不**较为多见。其原因是病毒(抗原)与体液内抗体中和,使原来处于相持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使既带病毒又免疫的只潜在病毒得到扩大增殖的机会。
二、饲养管理因素
1.由于免疫力低下而发病。滥用某些药物,如黄芪多糖、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能导致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2.对瘟的防疫工作不够重视,免疫接种的密度不高,漏防的只较多。此外,有的瘟质量较低,效价不高、免疫剂量不足、运输保存不当、使用方法不对、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均可导致免疫空白或失败。
3.消毒不**,没有做到全进全出。随便让外人参观,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就进入场内,平时不注意细节管理导致疾病发生。
4.**免疫时机没有把握好。只抗体水平标志着对瘟易感的程度,同时也反应它对反应的程度。根据抗体水平所标志的易感程度,确定免疫适期,是瘟免疫成功的关键。
三、防治措施及对策
1.选择适宜的首免时间,克服母源抗体对的干扰。
2.搞好预防。要求每头都要接种,确保免疫效果。瘟发病率高的场,采用多次防疫强化免疫效果。肺疫呈地方性流行的,同时注射二联苗(丹毒、肺疫)。
3.种免疫。留作种用公母,除了做好首免和二免外,在配种前一个月还要注射瘟,5~6头份/头,以强化免疫,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使瘟抗体水平始终高于发病保护临界点。
4.加强管理。对于怀疑患有瘟病的只及时扑杀深埋,接触病的人、畜、禽、昆虫、工具、车辆、饮水、等都能传播此病。因此,场平时注意日常消毒,对患瘟而死亡的,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垫草要烧毁,粪便要堆积发酵,环境要**消毒,杜绝传染病源,淘汰可疑带毒病。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坚决不从疫区引种进;②坚决加强群抗体监测,特别是种群;③坚决对可疑进行单独隔离饲养,不与健康合群饲养,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水平,增强体对疾病抵抗力。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