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FMD)治疗方案和防控
近来,口蹄疫在我国山东、广东、广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多省大面积暴发流行,给朋友带来巨大损失。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形、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成年动物的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皮肤处发生水疱和溃疡,幼龄动物多因急性心肌炎、出血性肠炎而死亡。
一、口蹄疫特点
1. 流行面广,血清型多。 呈世界范围流行的主要是O型FMD,其次为A型和C型。
2. 传染性强,发病率高。FMD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眼结膜、乳头、损伤的皮肤以及交配等途径传染,引起牛、、羊等多种动物发病,感染发病率通常为100%,染病畜生产能力平均下降30%,种畜价值丧失,对新生幼畜致死率有时可高达100%。人也偶有感染。
3. 危害巨大。1997年我国台湾暴发FMD,400万头被紧急处理,当年直接损失24亿美元,总损失达80亿美元,导致养业及相关产业倒闭,70万人失业。
突然发生晕厥,或过敏性休克,患畜倒地,口吐白沫,丧失知觉,数**内自然康复或死亡。
二、控制持续感染:持续感染是FMD的典型特征之一,其危害有4个方面:
(1)持续感染使动物长期带毒、排毒,有形成新疫情的可能。
(2)强化免疫无助于使持续感染使动物“脱毒”,病毒能长期保存。
(3)持续感染病毒能以较**度变异,形成变异毒株。
(4)持续感染动物外表正常,不易发现。控制持续感染是继控制疫情之后的又一目标,反过来对控制疫情又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防治:
管理措施:严格隔离疫区,病群全部销毁,运输工具,舍,饲养用具等**消毒。特别是人员的固定,严防串区、串场。同时对群紧急接种。严记:消毒、隔离、严防走动。
免疫防治:接种前应注意发生口蹄疫的血清型。推荐使用多价灭活或与当地同型的灭活苗。因弱毒苗对一种动物为弱毒,对另一种动物则为强毒,弱毒苗引起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且有毒力返强的可能,因此使用弱毒苗免疫应慎重对待。科学制定免疫计划,严格执行免疫保健。为了防止免疫应激,**抗体水平,建议在注射前10天和后10天添加1%的促免1号。具体免疫计划:种公:3次/年。 后备母:配种前4周接种。怀孕母:分娩前4周接种。仔、育肥:50日龄首免,间隔3-4周加强免疫接种。
四、治疗:
1、需用香港新亚的六联血清按每支200斤体重注射。只用一次,对本病有**的疗效。2、或用本公司的刀豆素或植物血凝素按每支200-300斤体重,每天一次,连用三天。3:可注射口蹄疫病发病痊愈四周后只的血清或全血。对新生仔,每头2-3毫升,每日一次,连用2-3天,预防和治疗效果均**,为预防合并感染,可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