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传统饲养肉用种鸡的全垫料地面饲养法,由于密度小,舍内易潮湿和窝外蛋较多等原因,现今很少采用。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肉用种鸡饲养方式有如下3种:
1、混合地面漏缝结构地面与垫料地面之比通常为6:4或2:l。舍内布局常是在中央部位铺放垫料,靠墙两侧安装木(竹)条地板,产蛋箱在木条地板的外缘,排向与舍的长轴垂直,一端架在木条地板的边缘,一端悬吊在垫料地面的上方,这便于鸡只进出产蛋箱,也减少占地面积。混合地面的优点是:种鸡交配大多在垫料上,比较自然。在两侧木板或其他漏缝结构的地面上均匀安放饲槽与自流式饮水器(槽)。鸡每天排粪大部分在采食时进行,落到漏缝地板下面,使垫料少积粪和少沾水。这类混合地面的受精率要高于全漏缝结构地面,饲养密度稍低一些,每平方米养种鸡4.3只。
2、笼养近年来肉种鸡笼养方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较早的笼养是群笼,每笼养2只公鸡16只母鸡。由于肉种鸡体重大,行动欠灵活,在金属底网上公母鸡不能**地配种,受精率偏低,产蛋后期更严重,因此实际生产中采用者甚少。而每笼养2只种母鸡的单笼,采用人工授精,既**了饲养密度,又获得了较高而稳定的受精率,因而采用者日趋增多。
3、漏缝地板有木条、硬塑网或金属网等漏缝地板,均高于地面约60厘米。金属网地板需用大量金属支撑材料,但地板仍难平整,因而配种受精率不理想。硬塑网地板平整,对鸡脚很少伤害,也便于冲洗消毒,但成本较高。目前多采用木条或竹条的板条地板,地板造价低,但应注意刨光表面和棱角,以防扎伤鸡爪而造成较高的趾瘤发生率。此类型每平方米可养5.2只。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