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疖疮病防治法 |
鱼疖疮病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患病初期,鱼背部皮肤及组织发炎,随着病情发展,这些部位组织内出现脓疱,患部隆起红肿,用手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脓疱内部充满脓汁和细菌。脓疱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严重时肠也充血。鳍条裂开,鳍基部充血。此病无**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详细】 |
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
病鱼体表充血或出血,内脏充血或出血,鳔异常。此病有三种类型:内脏出血型(称隐性败血症),肠炎型(肛门发红,肠道充血,通常称肠炎病)和体表出血型(体表、内脏充血发炎,鳍基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不褪色,称出血性败血症)。此病可造成越冬鱼的大量死亡。【详细】 |
鲫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
鲫鱼患病初期,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处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体表及鳍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有的鱼眼球突出,腹部内有淡黄色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气无食物、多粘液。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等。【详细】 |
鲤鱼白云病成因与防治措施 |
痘疮病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详细】 |
如何防治鲤艾美虫病 |
鲤艾美虫病是原生动物,属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虫科。鲤艾美虫成熟的孢子呈卵形,由一层薄而透明的孢子膜包着。在发育过程中产生圆形的卵囊膜,直径6-14um。成熟的卵囊具有4个孢子。在艾美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更换寄主,即在一个寄主体内生活,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个世代。【详细】 |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