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某养场2006年6月引进种(长白、杜洛克),当2007年2月中旬引进开始产仔,产出的12头仔全部出现颤抖的症状,从此,引进和本场产仔母中开始断续的出现该症状。2月中旬到4月下旬,共产仔93窝,其中有28窝出现颤抖症状,占产仔窝数的30%。这28窝病仔父系记录清楚的有24窝,就有20窝是引进公配种的占83%,这20窝中又有13窝是同1头公的后代。
2 临床症状:该场在产仔集中的2~4月间有时几乎窝窝都发病,但症状轻重不等,若全窝仔发病,则症状严重,若一窝中只有部分仔发病,则症状较轻。出生的仔全部或部分发生全身持续性跳动,步态不稳,后躯痉挛,起立困难,还有扭摆样的跳跃运动严重的无法吃奶,常饥饿而死。较轻的不影响吃奶和行走,只见耳和尾部出现震颤。1周内不死亡的可以逐渐恢复。当仔站立时震颤症状**,躺卧后则症状减轻或停止。如果再次站立时震颤症状又重新出现。如遇寒冷或惊吓等刺激会使震颤症状加剧。症状严重的耐过,可长期遗留轻微震颤,生长发育受影响。有时出现死胎或出生后不久立即死亡。通常早期出生的仔感染的症状比较严重,而后出生的仔感染的症状比较轻微。成年发病无肉眼可见的典型症状。
3 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无肉眼可见的**病变。对中枢神经的组织学检查可见脑血管周围间隙特别是脑基部充血、出血,小脑发育不全,小动脉轻度炎症和变性,小脑硬膜纵沟窦水肿、增厚和出血等。
根据发病经过和独特、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做出诊断该病为仔先天性震颤。本病只发生于刚出生的仔,是通过垂直传播,不会水平传播,母在怀孕期间一般不会表现任何症状。因为先天性震颤病毒不会产生细胞病变,也没有可以检查病毒抗原的免疫化学方法,所以分离病毒的诊断意义不大。
4 讨论
4.1先天性震颤俗称“仔跳跳病”或“仔抖抖病”,是仔刚出生后不久出现的全身肌肉或局部肌肉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和试验证明,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直径20 nm的先天性震颤病毒,先天性震颤病毒颗粒为主体对称。将先天性病毒培养物接种妊娠母,可造成新生仔发病。流行特点:本病由母垂直传播给仔,未发现仔之间的水平传播。公可通过交配传染给母,日本学者认为本病与母怀孕期间接种瘟有关。
4.2目前曾试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本病,但奏效不大,均不能改变病程。只有在引种时多加注意,从没有抖抖病的种场引进种。发病的场要定期消毒。
4.3加强照管患病仔,使仔靠近母以便能吃上奶,或者进行人工哺乳,也可适当加喂10%葡萄糖多维这样可使仔自然康复而减少死亡。
4.4寒冷、环境、兴奋、摄食凉冷的液体等,是使痉挛恶化的主要原因,病在暖和圈内并保持安静的环境,长期并大量注射维生素B,在症状早日消失上有一定的效果。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