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气病分析防治与针疗法
喘气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性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均有易感性。呈世界性分布。
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喘气、腹式呼吸,尤其在早晚或喂食时最为**,咳嗽时头朝地,拱背夹尾,痉挛性咳嗽,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
特征性的病变为肺表现有紫红色至灰色的坚实区,通常发生在肺心叶、中间叶和尖叶的腹面,切开病肺感觉质地似肉状。
由于喘气病流行的广泛性、长期性和消耗性,以及引起的继发感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一旦大型户和规模场被感染,就会产生易感染、难**、易复发,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成本,**报酬和养经济效益。
在治疗上,一般散养户和小规模场(户)采用常用的抗菌、平喘药物治疗或投以清热解毒、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的中药都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在大型户和规模场,上法治疗成本高、疗效缓、疗程长,特别是在新疫区,呈暴发性流行时,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增高,不利于及时控制疫情。
现报告如下:
1 药物配制
自制土霉素油:土霉素粉、芝麻油,按100ml芝麻油, 20g土霉素粉的比例配制成高浓度混浊油液的土霉素油分瓶装备用,分装时边搅拌边分装以**其药液浓度相对均匀,用时摇匀。
2 穴位
苏气穴位于前肢肘突向背中线作一垂线的交点处(即第四、五胸椎棘突凹陷中)为主穴,倒数第七、八、九肋间与髋结节水平线上即背最长肌与髂肋肌的肌沟中的交点处为副穴,左右侧各三穴,共七穴。
3 防治方法
3. 1 治疗病 土霉素油大10ml、中小5ml、仔2ml苏气穴副穴注射。**针选苏气穴左边**副穴,左边倒数第九肋间与髋结节水平线上即背最长肌与髂肋肌的肌沟中的交点处,视只大小,向内下方刺入1. 5 - 3. 5cm缓慢推注。
间隔2天右边**副穴重复注射一次。轻者****,重者用林可霉素、卡那霉素、鱼腥草注射液混合肌注,每天1 - 2次。对并发链球菌感染症状**者用磺胺嘧啶钠后海穴注射。
3. 2 预防控制 对全场无症状只用土霉素油(剂量同上)苏气穴主穴注射,前肢肘突向背中线作一垂线的交点处(即第四、五胸椎棘突凹陷中) ,视只大小,向内下方刺入1. 5 - 3. 5cm缓慢推注。同时用大叶桉树叶煎汤让全场所有只在食槽中自由饮用。
4 消毒
立即对全场圈舍、加工厂房及周围环境的粪便、污物**清除、处理并冲洗,用复合酚每天带消毒一次。进出人员严格消毒,病死无害化处理,疫情消除后用苛性钠对圈舍及环境**消毒一次(注意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以后坚持定期消毒制度。
5 分析与体会
自制土霉素油苏气穴水针疗法防治喘气病是利用土霉素对附红细胞体、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继发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放线菌及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强力抑杀作用,同时结合苏气穴主治感冒、咳嗽、气喘、心脏衰弱的穴位作用而达到双重疗效。土霉素粉配制的高浓度混浊油液,其药物作用更强,保持穴位作用时间更持久。在防治中预防控制用主穴,治疗分先后左右各用一副穴,是为了避免穴位重复注射,减轻高浓度药液对注射穴位的不良影响。其它副穴亦可用,但按顺序一般左右**副穴已能达到疗程和疗效。在此次疫情控制和扑灭中,多数病例**次注射后即见显著效果,能迅速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快,疗效好,成本低,无复发。特别是预防注射后无一例新发病者。在目前尚无方便实用的喘气病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防控不乏为一行之**的重要手段。大叶桉树叶及幼枝含挥发油(桉叶油)约0.7%。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精,抗菌力强,对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的祛痰作用。用桉叶煎汤让自由饮用,对防治喘气病、链球菌病及并发感染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目前病流行特点呈现出传染病种类增多,新病不断出现,呼吸道疾病日渐严重,多重感染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而基层站又无实验室诊断条件。临床实践中,对多种的防治都**土霉素油或兽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苏气穴水针疗法,同时后海穴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结合对症治疗,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不足之处在于操作技术要求高,穴位要准,还要把握好进针方向和深度,必要时要有助手进行一定的保定。其次是药物残留时间长,须停药一个月以后出栏和屠宰食用,方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