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理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结节病变。
【病因/病原】 结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不产生芽胞和荚膜,也不能运动。主要有三种:结合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态。是耐酸和耐乙醇菌。
【流行病学】 本菌可侵害多种动物,三型菌均可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患是本病的传染源,特别是通过**途径向外排菌的开放性结核患畜。肺结核乳头的痰、乳腺结核分泌的乳汁、肠结核病畜排泄的粪便等污染空气、厩舍、和饮水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给饲喂结核病畜的内脏或未煮熟的下脚料、来自结核病人的泔水、结核病牛未经消毒的牛奶和其它副产品等均可使发病。患结核病的牛、粪便中含有活的结核杆菌,用、牛粪便及剩料喂同样是危险的。饲养过结核病的场地上养,也可以使感染发病。本病多为散发,无**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病理学】 病变常局限在咽、颈部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病理学特点是在器官组织发生增生性或渗出性炎症,或两者混合存在。机体抵抗力强,对结核菌的反应以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和巨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形成非特异性肉芽组织。当机体抵抗力低时,则以渗出性炎症为主,即在组织中发生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弥蔓性沉积,后发生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牛结核杆菌引起的可在肝脏、肺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及其相应淋巴结形成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结节性病变,尤其在肺和脾较为多见。
【症状】 对三型结核菌都有易感性,且对禽分枝杆菌的易感性较其它哺乳动物高,但牛分枝杆菌比其它两型的结核菌会在中引起更严重的病,呈进行性感染,常导致死亡。结核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多表现为淋巴结核,在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发生病灶,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当肠道有病灶时则发生下痢。
【诊断】 当发生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顽固性下痢,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等,可作为疑似本病的依据,但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确诊。病畜死后,可作为疑似本病的依据,但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确诊。病畜死后,根据特异性结核病变方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作结核菌素试验和显微镜检查等。1.变态反应学诊断:用牛型、禽型两种结核菌素,一侧耳根皮内注射牛型结核菌素,另一侧耳根皮内注射禽型结核菌素,注射量为0.1毫升,48-72**后发红和肿胀即为阳性。2.细菌学诊断:疑似结核病畜生前采取痰、尿、粪便、乳汁及其它分泌物,死后采取病变部组织,抹片(直接法或集菌法),抗酸染色,镜检。将病料涂片,干燥,微火固定,滴加石碳酸复红液,并微加温染色2-5**,水洗。再以3%盐酸酒精脱色0.5-1**,水洗后用碱性美蓝液复染1-2**,再水洗,干燥,镜检,可见到被染成红色的结核杆菌。3.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凝集反应、琼脂扩散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
【治疗】 本菌对常用的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及其它广谱抗生素均不敏感。但对链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等敏感。中草药中的白芨、百部、黄芩等在实验室内试验,对结核菌有中等的抑菌作用。
【防治措施】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而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又都可引起发病。消灭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主要采取综合性防御措施,防止疾病传入,净化污染群,培育健康畜群。
(1)患结核的人禁止饲养、接触家畜;
(2)场一旦发结核,病群应作淘汰处理。
(3)被污染的厩舍、场地等可用20%石灰乳、10%漂白粉或5%来苏儿进行2-3次**消毒,3-6个月后舍再利用。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