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 病原笔者认为,该病实质是由免疫抑制性疾病引发的病毒、细菌及原虫混合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加强防范,一旦发生,加之治疗不当,往往会给养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不同地区或不同场发生的高热症往往因混合感染的病原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 常见的临床症状: 一、病程长(7~20天),发病流行时间长(5~9月)。 二、发病急剧,体温升高(41℃~42℃),且稽留不退,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病初期如果注射退烧药,烧退即食,反复发烧,最后体温降为常温以下,因肌体衰竭而死亡。 三、皮肤先发红后发紫,往往体温下降时皮肤发绀,尤其以耳、背部、脊梁、四肢、内侧、后腿叉为重,严重的全身发绀;轻度的可见脊梁、背部皮肤表面前期有红色针尖状出血点,后期呈铁锈色的出血点。 四、发病前期呼吸加快,后期呼吸困难,有的咳嗽,鼻流清亮或脓性鼻液。 五、尿液发黄,粪便先干后稀。 六、部分病死前有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 七、母流产或产前、产后不食,后备、空怀母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八、各品种和各日龄的均易感染,随日龄增大,死亡率有所下降。 病理变化: 病死体表有败血性出血变化。剖检病死,可见肺和胃有类似的病理变化,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现“花斑肺”,有纤维素性炎症,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或黏稠分泌物;胃底部黏膜出血、溃疡。大部分的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前期肿大,后期颜色变淡或坏死。肾变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肿大,有的有梗死点。其他病理变化因继发感染的病原不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 防控措施: 一、明白一个问题,跳出二个“雷区”。明白高热症的真正元凶(病原),对症下药;跳出不按科学程序免疫、随意加大注射剂量的雷区和滥用抗生素防治该病的雷区。 二、科学防治高热症。 预防: 一、做好平时的消毒防范和疫源净化工作。定期监测和及时淘汰带毒的种;制订科学化的消毒程序,并坚持长期执行到位,避免疫源入场和交叉感染的发生;舍内可采用生态养法,对外环境可采用亚广消毒卫士1∶1500的溶液或百毒速杀1∶1500的溶液,每周消毒1次,大风过后及时补加消毒1次;对全进全出的空舍除常规消毒外,还要采用熏毒净按每立方米2克点燃熏蒸12~24**,以备下次进使用;使用亚广枪手,在每吨中添加500克,喂后一天**清粪1次,连续按程序给全场添加,可**蚊蝇。 二、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制订适合当地疫情控制的科学化免疫程序,并**免疫到位。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为免疫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三、做好药物保健。倡导益生菌保健、中药保健,此外无病不可用抗生素保健。防止缺水和热应激。气温过高时,在每100公斤中添加亚广应激速安50克,让自由采食或在200公斤水中加应激速安50克,让自由饮用,以防止中暑和热应激的发生。**免疫力,可每隔2周按0.2%的比例用蓝圆热毒清粉拌料,让自由采食2天,同时用圆蓝五肽200毫升,葡萄糖2.5公斤加水50公斤,让自由饮水2天,妊娠可同时保健。 治疗: 一、紧急免疫。对瘟免疫不确实或没做瘟免疫的,在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前提下,倍量紧急免疫。 二、料中拌药。对同群及全场迅速按蓝圆热毒清粉200克、葡萄糖1~2公斤,将二者混合后,拌料100公斤,让自由采食3~5天。 三、饮水中加药。用圆蓝五肽200毫升、葡萄糖2.5公斤加水50公斤,让自由饮用5~7天。 四、重症打针。每公斤体重用圆蓝五肽0.2毫升(**量加倍,体温高的每天打2次,体温降至正常每天打1次,维持2天)、血虫克0.2毫升、金氟奇安0.2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打2天(最多连续注射3天)。 五、消毒灭原。在治疗的**天**清粪并采用消毒卫士1∶1500的溶液**消毒1次,第二天再次消毒并隔离仍然不食的严重病,给予单独治疗;第五天,全场再**消毒1次,以后进入常规定期消毒。 果断处置: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凡涉及到一、二类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畜牧主管部门,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处置,迅速扑灭。
高热症又称无名、高热综合征等。该病往往在5月后开始发生,8月出现流行高峰。为使各大养场(户)及时、**地防控该病,现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