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病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所引起的、鸭、火和其他鸟类的肿瘤性传染病。感染之后在表现为生长停滞、消瘦和贫血,还具有炎症性、肿瘤性和坏死性3种类型病变,本病常为散发性,此病毒能侵害机体免疫系统,可导致机体免力下降而易继发其他疫病。此病于1958年在美国**发现,我国也存在本病。
【病因/病原】 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肿瘤病毒亚科的禽C型肿瘤病毒群。病毒有囊膜,存在于胚和胚成纤维细胞中。各毒株之间致病性有一些差异,但也与接种病毒的量和感染宿主以及日龄有关。病毒对乙醚和热敏感,不耐酸,对外界抵抗力不强,4℃比较稳定, -7℃下可长期保存,长期不失去活性。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火对此病毒最易感,也易感,现在认为本病毒为火白血病的病因之一,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
2.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传给,但传播能力弱,并且接触的一部分产生抗体,的自然感染很可能是由火和水禽传播而引起的。本病在火感染时有可能经卵传播。
【病理学】
【病理学图】
【症状】 自然感染和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潜伏期不确定,在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耐过的,其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消瘦,成为瘦小和羽毛稀少,有的病发生运动失调、肢体麻痹等症状。感染还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嗜眠,剖检可见病变为增生型和坏死型,肝、脾肿大,其表面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和弥漫性病变,感染毒力较低毒株的,**消瘦和外周神经肿大,肝脾肿大和法氏囊萎缩。本病组织学变化特征是**组织见到大的空泡状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所致病变是比较均一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构成。
【症状图】
【诊断】 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如果病死的剖检和病理学变化是典型的,则有可能对本病作出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和抗体的检测。
本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白血痫、马立克氏病极易混淆,应注意这3种病的区别(见表)。
【治疗】
【防治措施】 目前还没有**的办法控制此病,如发现本病造成**损失时,应考虑到全群根除淘汰。因为此病存在时导致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