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腿病已经成为群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十分复杂,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因此,在诊断腿病时,不可轻易下结论,而应当对群的饲养管理、环境条件、营养水平()、品种(遗传因素)等予以全面细致的考虑,然后对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检查,对腿病的症状和病变进行仔细鉴别,对症治疗。
一、传染病可导致腿病
马立克氏病 多发于3~4月龄的。由于马立克氏病毒侵害的坐骨神经丛,常引起一腿或两腿发生不全麻痹或麻痹,最常见的特殊性姿势是一腿伸向前而另一腿伸向后的大劈叉姿势。剖检时,可见腹腔神经丛、坐骨神经丛、臂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比正常的粗2~3倍,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肿、横纹消失。
新城疫 这种由副黏病毒引起的多病型传染病,可导致病精神委顿,步态不稳,一腿或两腿跛行或麻痹。产蛋仅见部分张口呼吸、拉稀、产蛋率下降,在觅食或受惊时个别出现颈扭转等神经症状,群有零星死亡。剖检时仅见其消化道、心冠脂肪、可视黏膜和内脏浆膜面等处有轻度的出血点,但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或坏死,肠黏膜常发生卡他性炎症。
禽脑脊髓炎 主要感染2~3周龄雏,以出现运动失调和震颤为主要特征。病步态异常,严重时瘫痪,躺卧不起,两腿向一侧伸展,直到死亡。
滑膜霉形体病 本病4~12周龄最易感染。病常呈现关节肿大、跛行和卧地不起。病变多发于跗关节和趾踵部 (脚垫)。跗关节红肿、变大、变形,行走呈八字步,甚至不能行走。切开跗关节、翼和脚垫肿胀部时,于腱鞘的滑液囊内可见有黄色奶油样渗出物。
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腱鞘炎) 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肉。病跛行,病腿不能伸展,不敢负重。跗关节胀胀,关节上方触之有波动感,切开后有少量黄色浆液性渗出物。
葡萄球菌病 这是一种多病型传染病,多因外伤而感染,病关节肿大,有热痛感,跛行,不能站立,喜伏卧。切开肿胀部,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内有浆液乃至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的病例,关节的炎症可从邻近的骨骺部扩展引起骨髓炎,股骨头部肿大、疏松、脆弱,极易发生骨折。
禽霍乱 慢性型病的关节肿胀和化脓,因而出现跛行。临诊常能看到有的病冠和肉髯肿胀、苍白,有的呼吸道症状**,鼻腔肿大,鼻流黏液。
二、饲喂不良可引起腿病
单一或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可引起腿病。如长期喂以玉米为主的而不配合其他优质蛋白质时,由于玉米中氨基酸含量的不平衡,特别是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低,钙含量低而磷含量高,钙、磷比例不适宜,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率。当体赖氨酸缺乏时,既可引起雏生长停滞、消瘦,又可使骨的钙化失常。另外,玉米等谷类中烟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很少,且呈结合状态,无活性,容易导致发生烟酸缺乏症,出现腿骨弯曲。因此,生产中利用谷类喂时,必须与其他蛋白质配合使用。使用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很高的喂时,常因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尿酸盐大量沉积于关节,形成关节痛风症,病的爪趾和腿部关节肿胀,两腿运动乏力,剖检可见关节表面及四周组织中有白色尿酸盐沉着。
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能引起腿病
随着养业的发展和饲养水平的**,中含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单一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性不大,但在临床实践中腿异常的病例仍不断发生。这说明数种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或某些中含有某些未知的抗营养成分与腿病有关。有文献报道,在缺锌中添加组氨酸,可减轻腿畸形的发生,而植酸、鞣酸、过量钙、铁却不利于锌的吸收,使因缺锌发生的腿畸形加剧。
四、管理不当引起腿病的预防
改善垫料和设施 垫料要干燥,笼架要光滑,以减少挂伤、碰伤等外伤机会。
加快喂料速度 平养时,对角交叉饲喂,使均匀散开不朝一个方向拥挤,减少踩伤、挤伤。
控制好饮水 检修水管水线,避免因漏水而造成滑倒或舍内潮湿。
操作忌粗暴 挑、接种、称重时动作切忌粗暴,避免挂伤、踩伤。
增加运动量 在公栏中搭一些栖架或在料桶中加少许玉米粒能减少啄斗,增加运动,使卧于网床机会减少,能**预防腿病。
因时制宜 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限饲方案及管理措施,既可**群的均匀度,又可减少腿病的发生。
五、营养缺乏可引起腿病
无机盐缺乏 虽然体内无机盐类的含量很少,但其在营养中却起着重要作用。
在禽类所需要的18种无机元素中,任何一种元素供应不足,都会使的体质、增重、利用率和繁殖率受到严重影响,乃至引起发病和死亡。但在实际生产中,因无机盐缺乏导致腿病常不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践证明,当中缺乏锰、锌、钙、磷、铜等无机元素时,常可引起胫骨短粗症、佝偻病及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等病。对钙、磷需要量最多,也易发生钙、磷缺乏症,当缺乏钙、磷或虽有足够的钙、磷供给,但两者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缺乏时,仍不能**地吸收钙、磷,致患软骨症,骨质疏松,脚麻痹,站立困难,常常侧卧。笼养产蛋疲劳症是缺磷的**表现,而被黄曲霉菌污染时,就会发生继发性缺钙。再如产蛋种缺锰时,受精蛋孵化率不但低且胚胎的软骨营养不良。软骨营养不良胚胎的特征是腿短粗、鹦鹉嘴、球形头,多数胚胎有**腹水。雏发育不良,骨短粗,腿短外翻,胫跗关节异常肿大、脱腱,不能站立行走,受刺激后,头前伸并向体下弯曲,或缩向背后。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长、繁育、产蛋和健康所必需的微量物质。中如缺乏,将导致与这一特定维生素有关的代谢过程的破坏,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如日粮中缺乏胆碱、叶酸、泛酸、烟酸、生物素等任何一种维生素时,就可引起雏的骨粗短症。生产中常遇到维生素B2(核黄素)和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B2缺乏时,病趾爪向内蜷缩,以跗关节着地,行走困难,腿部肌肉萎缩并松弛,皮肤干而粗糙;后期病不能运动,只是伸腿卧地。剖检时可见坐骨神经和臂神经**肿胀和松弛,坐骨神经可超正常4~5倍。维生素E缺乏时,产蛋种所产的种蛋孵化率****,胚胎常在孵化的第四天或更晚时间死亡;所孵出的雏发病后,因为发生脑软化,常表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缩,双腿发生痉挛性抽搐,行走不便,最后不能站立。
六、腿病特征症状在诊断中的提示
两腿劈叉——— 小雏为脑脊髓炎、维生素E缺乏症,较大为马立克氏病。
腿脱腱、足底和趾皮肤龟裂、出血、足垫皮炎——— 为生物缺乏症。
腿肿胀,站立不稳——— 为钙、磷比例失调或痛风。
关节炎——— 为葡萄球菌病、滑膜霉形体病或营养缺乏病。
爪鳞片隆起,有石灰样痂皮——— 膝螨的特征。
长骨短粗,跗关节肿大,腿爪皮肤呈磷片状,两腿软弱,运动失调———为缺锌症或铜缺乏症。
扭转、抬头望天、瘫痪——— 往往是新城疫、维生素E-硒缺乏症所致,结合其他症状可鉴别。
转圈、头向后弯曲呈观星状——— 为维生素B1缺乏症。
颈麻痹而平铺地面,羽毛易脱落,翅膀麻痹——— 为肉毒素中毒特征。
爪麻痹,趾卷曲——— 为维生素B2缺乏症。
腿骨弯曲,运动失调,关节肿大——— 为病毒性关节炎、滑膜霉形体病,或铁、胆碱缺乏症。
高度兴奋,奔走鸣叫,头后仰——— 为痢特灵中毒病。
病腿极端无力,身体坐在腿上,呈蹲伏姿态——— 为维生素D3缺乏症。
病一侧跛行,走路时呈一种特殊跳跃式步态——— 为骨骼结核病。
病冠苍白,运动失调,两腿轻瘫——— 可怀疑是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七、传染病引起腿病的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卫生洁净、温湿度适宜,严格挑,及时分群,料量准确,**喂料。
搞好消毒工作 采取0.3%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空气,和用具用0.2%的次氯酸钠溶液喷洒或熏蒸。定期用0.01%的百毒杀消毒饮水,有条件时对进行甲醛熏蒸消毒。
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定时免疫监测,适时接种,既要**种用的健康,又要保持后代有较高的母源抗体。
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 保持免疫器官健康,增强体抵抗力,从而避免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用药和检测 对细菌性传染病要注意根据的年龄、病程、品种等流行病学特征用好药物,同时做好阳性(如白痢)的检测和剔除工作。
接种结合改善管理 对滑膜霉形体病要将接种与饲养管理结合起来才能逐渐消灭。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