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在线
资讯
  • 资讯
  • 兽药
  • 厂家
搜索
首页 兽药产品 兽药厂家 兽药品牌 热门 兽药资讯 养殖业 兽医在线 价格行情 专题 知道 兽药GMP
热点栏目: 禽病猪病牛羊病水产病宠物病问答特养病图鉴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日期: 2010/6/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查阅:17037
概述: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流泪,脸部肿胀和打喷嚏。近年来,传染性鼻炎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对养户造成较大损失。下面介绍一例传染性鼻炎治疗病例,供大家参考。

  发病情况8月8日,鄂州市某土户上门询诊,他家养的2000只土(日龄为70天)8月3日开始发病,死亡15只~20只,后来陆续增加,现在每天死亡60多只,累计死亡270多只。主要症状为肿脸,不吃食,脚站不稳,出现症状2天左右就死亡。病发后业主用青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接到疫情报告后,本人随即到养场进行诊断,发现整个群营养状况不良,只偏瘦,采食及饮水减少,发病率达35%,累计死亡率达15%,病程较急,一般出现**症状后24**~48**死亡。本人在了解发病的有关情况后,当即对病死进行剖解,并采集病料送检。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剖解变化初步诊断为传染性鼻炎(实验室化验证实了诊断结果)。在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后,24**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群恢复正常,采食、饮水量增加。

  临床症状病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废绝,面部浮肿,卷曲不动;部分只拉绿色便;有的鼻孔流出清液或浆液黏性分泌物(有时需压鼻),有时打喷嚏,个别出现呼吸困难、摇头,并有罗音。

  病理变化该病的主要病变在眼部、鼻腔和气管。眼部肿胀,眼结膜水肿、充血(5/5),眼窝下窦**扩大、黏膜潮红,含有大量水样或黏稠状甚至脓性液体(3/5)、有时有干酪样物潴留(1/5);鼻腔内血管扩张(2/5)、鼻间隔增厚(1/5)、含有大量浆液性液体(5/5);下颚潮红(2/5)、部分气管被黏液覆盖(1/5),呈卡他性炎症。

  疾病诊断取新鲜眼窝渗出物、气管黏液和葡萄球菌料样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置于含有5%~10%的二氧化碳的恒温箱中,在37℃的温度下培养24h,可观察到露滴状的菌落。与葡萄球菌相近的地方菌落生长较旺,较远者则生长较差,形成“卫星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镜检,呈革兰氏阴性杆菌,两极染色,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药敏试验结果为:一、高敏药物:支原净、强力霉素、替米考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卡他霉素。二、中敏药物:链霉素、氨比西林、四环素。三、低敏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和实验室化验,本病基本可以确诊为传染性鼻炎治疗措施

  1.添加敏感药物。按每100千克饮水中添加复方支原净(主要成分是泰妙菌素、替米考星)10克(**倍量),连饮4天~5天;中添加0.02%的电解多维,连用10天。

  2.开展卫生消毒。及时清除粪、垫料,每天用聚维酮碘、百毒杀按1∶300的比例对舍地面、墙壁、道路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一次,保持舍内外干燥、卫生。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喂优质的雏,调减饲养密度为9只~12只,改善通风条件,做好防鼠工作,保持环境安静。

  4.实施隔离分群。将病全部剔除,进行隔离饲养,饲喂药物浓度加倍,白天将健康群分成几个组,分别放到山边树林觅食。

  经过以上处理,用药24**后的精神状况**好转,死亡减少,采食、饮水量增加。**共死亡5只,第二天死亡1只,三天后死亡停止,停药后10天没有异常情况,病情得到**控制。

  讨论分析

  1.用药要谨慎。副嗜血杆菌对磺胺药敏感,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种~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效果。但是南方夏季气温高达38℃以上,代谢旺盛,用磺胺药加重肝肾负担,对治疗和康复不利,因此,要选用低毒药物,并添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治疗效果。

  2.要规范。该病发病急,传播快,不仅对养造成的损失大,而且病菌难以净化。在传染性鼻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病及隐性带菌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慢性病及隐性带菌是群中发生该病的重要原因。其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传染。因此,场内每栋舍应做到全进全出,禁止不同日龄的混养,清舍之后要**进行消毒,空舍一定时间后方可让新群进入。

  3.诊断要及时。从临床症状上看,该病与慢性呼吸道病、慢性霍乱、禽痘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病有相似之处,常常有并发感染,故传染性鼻炎在诊断时要注意鉴别。要充分考虑到其他细菌或病毒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如群内死亡率高,病期延长时,则更需考虑有混合感染的因素,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看过此文的,还关注了这些产品
相关阅读
**文章
相关标签
推荐专栏
专题回顾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023号-8  

媒体合作: 展会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