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毒。建场时做到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净、污道分开,舍间距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如育雏室环境置于上风向,产蛋舍布置于偏下风向,舍间距为舍高的3~5倍,有条件的应建立防疫隔离带。严控传染源,实行全进全出,做好空舍的清理、消毒和管理工作,不混养其他畜禽,禁止携带家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场区。各场要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生活区、生产区内外环境、舍、孵化厅、饲养车间、进舍人员、饲养工具、饮水、种蛋、车辆等的消毒制度,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粉尘、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含量等,确保病死禽、粪便和其他环境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免疫。合理地进行群免疫,并有计划地对群进行抗体监测。免疫期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免疫效果。根据本场实际,并结合当地的疫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是免疫的关键。要确定重点防控哪些疫病、选用什么、用多大剂量、采用哪种接种方法、什么时期接种、接种多少次、每次接种的间隔时间等。接种前必须对的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做效价检测,接种后有无不良反应等要做好记录。抗体检测除新城疫外,还需进一步开展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等疫病的检测工作。
3.细菌卫生检验。检验对象包括消毒后的种蛋、雏、饮水器、孵化器、器材物品、场所等及、垫料含菌数量,以及时掌握细菌的分布及污染程度,结合群临环境特征筛选敏感药物,制定相应措施。不具备条件的场可采样送专业部门检验。
4.药物预防。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有计划地在一定日龄对群投药,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应变换给药种类。一些场大肠杆菌病、白痢、支原体等细菌性病尚有不同程度地发生,而至今未研制出适用,在群不同的饲养阶段如育雏前期及**应激因素(断喙、转群、接种)会激发这些病,此时投放适量敏感药物预防很重要。预防用药时,不要长时间低剂量使用单一药物,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产蛋和肉还要避免蛋、肉中对人们有害的药物残留。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