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气管吸虫病是由瓜形盲腔吸虫和舟形嗜气管吸虫引起的吸虫病。瓜形盲腔吸虫寄生于鸭的气管、气囊和食道中,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的气管、支气管、气囊和眶下窦内。
本病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和扁卷螺。夏季鸭群在河道、池塘等水域放牧时,吞吃含有囊蚴的螺蛳后感染发病,影响生长和产蛋,病死率一般在3%—5%左右。
病鸭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做伸颈动作,张口。由于气管黏膜受损而充血,炎症渗出物增多,引起病鸭呼吸时发出“咯咯”的声响。当虫体移行到气管上端而阻塞气管时,可导致鸭只窒息而突然死亡。解剖病死鸭可在气管内找到虫体。气管吸虫的虫体扁平,呈长卵圆形,棕红色,体长6—11.5毫米。
对病鸭的治疗,过去多用1:1000—1500的碘溶液或5%水杨酸钠溶液由声门裂处注入0.5—2毫升,需隔2天后再注射一次。现在治疗用吡喹酮具有良好效果,用量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拌入饲料或用米饭制成小丸投服,每天一次,连用3天。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