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在线
资讯
  • 资讯
  • 兽药
  • 厂家
搜索
首页 兽药产品 兽药厂家 兽药品牌 热门 兽药资讯 养殖业 兽医在线 价格行情 专题 知道 兽药GMP
热点栏目: 禽病猪病牛羊病水产病宠物病问答特养病图鉴

▶肉鸡生长发育要点及选雏要点

日期: 2010/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查阅:15744
概述:

一、肉鸡生产的特点  
    1、生产周期短。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规模。刚学习养肉鸡的农户,可以先从一批饲养300-500只开始,随着经验和资金的积累,每批可以养到1000-2000只。  
    3、 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位。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扩大饲养规模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生产,**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的清扫、消毒,空舍二个星期后才能开始养下一批肉鸡。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个完善的疫病防御措施。对待肉鸡的疾病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事先认清发生疾病的可能原因,堵塞一切漏洞,在消毒、隔离、免疫、用药、环境控制、营养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奏效  
     7、肉鸡生产必须抓紧前期的管理,前期饲养的失误会直接波及整个饲养期。有人认为肉鸡饲养的成败关键在于前三周,实际上**周、头三天甚至头一天的管理以及进雏前一天的准备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饲养期。如果前期环境控制很适宜,鸡群生长很健壮,就容易**地渡过饲养后期。很多后期的疾患都是以前期管理中的失误为基础的。  
     8、肉鸡生产中的用药一般应该集中在前期。除特殊情况外,后期一般不再用药,特别是在售前的一周,考虑到鸡肉中可能存在的药残会影响到食用者的**,是不允许用任何药物的。饲养后期肉鸡体重和采食量已经很大,如果此时鸡群发病而不得已用药,则投药量大,费用很高,而且这时的投药一般也难以奏效。所以理智的用药方法是在前期根据鸡群情况和环境变化等,预防性地投药并配合其它措施来保障鸡群的健康,以便**度过饲养后期。  
    9、肉鸡生产的后期管理应该以通风换气为重心。由于肉鸡后期体重大、采食量大、排泄量也大,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的体热、排泄出的水份、舍内累积的鸡粪产生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中浮游的尘埃等,如果不能及时排到舍外,舍内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劣,不仅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还会增加肉鸡的死亡率。肉鸡的饲养后期,体重每天几乎能增长1.4两左右,而死亡一只就要损失20元左右,后期管理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10、养成的肉鸡必须及时出售。从表1可知,肉鸡累积料肉比随周龄增加而增大,可见到8周之后,饲养时间越长,则效益越低。从表2可知8周龄后,日增重也开始下降。所以为了取得较好效益,应该注意科学地饲养管理,让鸡尽快地达到出售体重,尽早出售、及时出售  
     11、肉鸡生产必须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全价配合饲料。没有充足的营养,肉鸡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生长潜力,就不可能长得那么快、那么好。必须用优质原料来生产肉鸡饲料,在饲料上稍有疏漏,**能严重影响生产。肉鸡长得快,很容易暴露出饲料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不仅影响生长,还影响鸡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严重时鸡群会出现营养缺乏症。饲料原料质量的不稳定,或掺杂使假,或某些毒素的混入,饲料存放不当、使用不当、霉变等都有可能影响饲养效果。  
     12、 肉鸡生产一般都使用颗粒饲料。与粉料相比,使用颗粒饲料浪费少,增重也快。表4、表5是使用粉料和颗粒料时对生产成绩和肉鸡采食行为的影响。  
     13、肉鸡生产虽然也需要很多体力投入,但从以上分析看,肉鸡生产主要是用技能、智慧来管理的生产。  
二:肉鸡的特点  
    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八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1) 肉鸡的**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2) 肉鸡的**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3)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三:选雏的原则  
    1、 雏鸡应来源于健康和传染性法氏囊(IBD)阴性种鸡群。如果雏鸡有必要采用来源于IBD阳性种鸡群,就必需分开,在一个区内只饲养来自阳性种鸡群的雏鸡或只饲养来自阴性种鸡群的雏鸡,不要在同一个区内混合饲养。  
    2、只采用MG(鸡败血性酶形体)和MS(滑液囊酶形体)及沙门氏菌阴性种鸡群的雏鸡。  
    3、雏鸡应孵自52克或更重的种蛋。在肉鸡生产使用较小种蛋孵化的雏鸡,就必需单独饲养,不要和其它鸡雏混养。  
    4、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清洁、干燥、容貌松而长,带有光泽。  
    5、眼睛圆而明亮,行动机敏、健康活泼。  
    6、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且无感染;肛门周围绒毛不粘贴成糊状;脚的皮肤光亮如蜡,不呈干燥脆弱状。  
    7、雏鸡无任何**的缺陷,如拐腿、斜颈、眼睛缺陷或交叉喙等等。  
    8、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即在同一范围内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出场后**打扫、清洗、消毒,切断病原的循环感染。  

四:鸡场的生物**  
     1、所有的鸡舍必须用高压水龙头**清洗干净鸡舍中所有的工具如电扇、料槽扫帚等都必须清洗;  
     2、所有的鸡舍必须用杀死重要病原的广谱清毒剂消毒;  
     3、鸡舍间互不相通,以避免大小鸡间的交叉感染,不建义在鸡舍下面建粪池;  
     4、当不同日龄的鸡养在同一鸡场时对鸡的看护必须从最健康的鸡毛开始(通常是最小的鸡)。在衣服、靴子未经适当的清洗和消毒前,工人不可以从大鸡舍再回到小鸡舍;  
     5、工人进鸡舍时必须始终穿干净的衣服和靴子。与大鸡式产蛋鸡接触过的人,必须洗澡后方可进入小鸡舍己救人;  
     6、非必要的人员不得进入鸡场,参观者必须遵守上述各条规则;  
    7、**鸡场人员不与外面的鸡群接触;  
    8、与其它养鸡单位离得越远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危险;  
    9、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老鼠、苍蝇和流浪的动物。一旦出现老鼠,应使用灭鼠药或利用防鼠鸡舍来清灭和控制它;  
    10、 外界的车辆不得进入,除非经过清洗,消毒;  
     11、 发现死鸡应立即拿出鸡舍并立即处理;
   
 根据近几年发病特点我研究所由多位中兽医专家特别研制了预防新城疫、呼吸道疾病的纯中药制剂---“CBLCS”(3g/吨饲料)(本品可拮抗畜禽机体内的有害细菌、病毒、霉菌、 球形寄生原虫等滋生。**疾病发病率90%。)本品是纯中药制剂大家可长时间使用。3.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建议大家在维素素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含量高的、不含载体。建议大家使用--“精品多维”
             河南普奥动物药业技术部宣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看过此文的,还关注了这些产品
相关阅读
**文章
相关标签
推荐专栏
专题回顾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24023号-8  

媒体合作: 展会合作: 友情链接: 客服服务: